[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结构和液晶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995.1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戴辉;张俊;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入式 背光 结构 液晶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结构和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LED的光能利用率最大化,现有的显示产品(例如平板电脑、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所采用的侧入式LED背光模块,如图1所示,图中包括导光板100和LED200,LED200的宽度必须小于导光板100的厚度,以保证LED200发出的所有光线全部进入导光板进行能量传递。这种结构下的LED200的发光面宽度制约了导光板100厚度,导致背光模组的厚度不能大幅度降低;并且为了超薄化设计,导光板100不能太厚,使得背光模组不能采用大尺寸的高亮度LED200,导致模组亮度无法有效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小导光板厚度且同时提升背光亮度的侧入式背光结构和液晶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侧入式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通过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对应的一端,所述连接面为向所述导光板外侧凸起的弧形柱面,所述弧形柱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内,所述弧形柱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为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优选地,所述弧形柱面具有第一焦点和第二焦点,所述弧形柱面的第一焦点位于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的外侧正上方,所述弧形柱面的第二焦点位于所述导光板内。
优选地,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导光板外表面上的反射片,所述入光面上的反射片设有入光孔。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异于所述入光面所占区域的其它部分为出光面,所述导光板的第二侧面的内侧上设有网点,所述出光面上的反射片设有出光孔。
优选地,所述入光孔设置在所述反射片正对所述第一焦点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焦点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弧形柱面的相交线的正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入光孔正上方的LED灯,所述LED灯的发光面正对所述入光孔。
优选地,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第一焦点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显示屏,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侧入式背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侧入式背光结构和液晶模组,相较于现有的侧入式背光结构,采用从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入光,导光板的厚度不再受LED灯发光面宽度的制约,导光板的厚度可大幅减小;并且可以通过采用更大尺度的高亮度LED灯,提升背光亮度,减小LED灯的数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结构的导光板与LED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结构较佳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结构较佳实施例与显示屏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结构较佳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结构较佳实施例与显示屏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提出的侧入式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10,导光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第一侧面12的一端通过连接面11连接第二侧面13对应的一端,连接面11为向导光板10外侧凸起的弧形柱面11(即连接面11),弧形柱面11在第一侧面1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侧面12内,弧形柱面11在第一侧面12上的正投影区域为导光板10的入光面121。所述弧形柱面11在第一侧面1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侧面12内,即说明弧形柱面11整体位于第一侧面12的正下方区域内,这样就保证从入光面121上入射的光线能射到弧形柱面11上进行反射。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还包括包裹在导光板10外表面上的反射片20,入光面121上的反射片20上设有入光孔21。所述侧入式背光结构还包括设于入光孔21正上方的LED灯30,LED灯30的发光面正对入光孔21,LED灯30至少为一个。本实施例中,入光孔21可以是一个,对应所有的LED灯30;入光孔21也可以是多个,与LED灯30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