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筋水保抗冲椰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976.9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昱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B32B7/12;B32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筋水保抗冲椰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椰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筋水保抗冲椰垫。
背景技术
在陡坡和有水流冲刷作用的岸坡等土壤容易受到侵蚀,一般需要采用人工措施来护坡。以往采用的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等方法由于不能支持植物生长,且造价偏高。目前市场上的已有椰垫产品为纯椰垫产品,它是以纯椰丝纤维为原料加上适当的粘合剂粘结而成。该种产品具有透水、透气、植物根系可穿透、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但该产品自身强度低,无法适应需要高强椰垫的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筋水保抗冲椰垫,结构简单且自身强度较高,能够实现生态护坡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筋水保抗冲椰垫,包括椰垫和土工格栅,所述椰垫为两层,所述土工格栅固设于两层椰垫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两层椰垫与土工格栅之间采用粘合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椰垫的厚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塑筋水保抗冲椰垫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在两层椰垫之间用粘合剂连接一层土工格栅,从而大大增加了椰垫的强度,且植物根系便于穿过,具有结构简单、透水、透气保水等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塑筋水保抗冲椰垫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筋水保抗冲椰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筋水保抗冲椰垫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椰垫,2土工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塑筋水保抗冲椰垫,包括椰垫1和土工格栅2,所述椰垫1为两层,所述土工格栅2固设于两层椰垫1之间。所述两层椰垫1与土工格栅2之间采用粘合剂连接。所述椰垫1在压强为2kPa时,厚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塑筋水保抗冲椰垫的加工方法为:
(1)先将椰丝纤维均匀摊铺成厚度约为3mm,压强为2kPa的椰垫1,然后喷涂一层粘合剂;
(2)之后在沾有粘合剂的一面平铺一层土工格栅2,土工格栅2比椰垫1尺寸四边各少20mm;
(3)接着在土工格栅2上再均匀摊铺成厚度3mm,压强为2kPa的椰丝纤维形成另一层椰垫1,然后喷涂一层粘合剂,并高温压合,最终形成三层结构的塑筋水保抗冲椰垫。
粘合剂是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聚合而成的一种水溶性有机类土壤调理剂(又名胶粉、保土剂、土壤保墒剂、水土保持剂、土壤团粒剂、胶粉等).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长链聚合物,无色无毒,分解物为水、二氧化碳、氮气,对环境无害。因其具有较强的沉降和絮凝土壤粒子,在土壤中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因此构成抗冲刷、防渗漏的载体。
主要可用于绿化喷播、植树造林等。具有防止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流失、提高土壤渗透力、保土保肥、缓解和调节土壤水分蒸发等特点。
粘合剂的产品功能及特点
1、保土防流失:使坡面大大减少因水力冲刷造成的表土流失,形成的团粒结构使喷播基质材料和种子稳固在坡面,利于植被恢复。
2、节水保墒:增加土壤团粒多孔性,提高土壤水分渗透力。可使粘性和板结土壤的水分浸湿渗透性增大35%~50%;同时在沙土地使用能抑制水分蒸发和阻止渗漏,大大利用降雨的有效性和灌溉水的利用率。
3、保肥防污染:使土壤养分(磷酸盐和硝酸盐)的渗漏损失减少85%以上,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径流水分的农药含量,防止地下水和河湖水体污染。
4、无毒无害:人工合成聚合物,无色无毒,分解物为水、二氧化碳、氮气,对环境无害。
5、缓解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土壤和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出苗率可提高35%,提供植物(包括树木移栽)成活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昱,未经王东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