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电泵的底盖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154.0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福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电泵,具体为潜水电泵的底盖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为保证潜水电泵油室内的油压平衡,所述油室上都设置有用于调整油室油压的油囊结构,所述油囊通过电泵底盖定位在机壳内,在此,底盖一方面起到油囊的定位作用,同时也对油囊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底盖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孔,以保证油囊的正常膨胀收缩,在油囊膨胀时,油囊与底盖之间的容积变小而水压增加,其内的水通过连通孔外排,在油囊收缩时,油囊与底盖之间的容积变大而水压变小,水又通过连通孔进入油囊与底盖之间。
在目前,用于定位油囊的底盖是单盖结构,盖上设置的连通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潜水电泵下放时,铁丝、树枝等细小尖锐杂物依然还可以通过连通孔穿过底盖而刺破油囊,造成油室中的油外泄和油室进水,进而造成电机漏电,严重影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潜水电泵的底盖改良结构,其可从根本上杜绝细小尖锐杂物穿过底盖的情况发生,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潜水电泵的底盖改良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和保护油囊的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由内盖和外盖构成,两盖呈小间隔叠加设置,每个盖上都设置有连通孔但内外盖上的连通孔相互完全错开。
本实用新型底盖内外盖的双盖结构,一方面因两盖子间隔叠加并都设置有连通孔,可保证油囊与底盖之间的腔室与外界的有效连通,另一方面因两盖子上的连通孔相互完全错开,使得使用中即使有细小尖锐杂物穿过外盖的连通孔也会马上被内盖挡住,从根本上杜绝尖锐杂物穿透整个底盖的情况发生,实现对油囊的有效保护,避免油囊被刺破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潜水电泵的底盖改良结构,包括用于定位和保护油囊1的底盖2,所述底盖2由内盖21和外盖22构成,两盖呈小间隔叠加设置,内盖21上设置有连通孔211,外盖22上设置有连通孔221,但连通孔211和连通孔221的设置位置完全错开。
以上底盖2的双盖结构设置,一方面因两盖子间隔叠加并都设置有连通孔211、221,可保证油囊1与底盖2之间的腔室3通过连通孔211、221与外界的有效连通,另一方面因两盖子上的连通孔211、221相互完全错开,使得使用中即使有细小尖锐杂物穿过外盖22的连通孔221也会马上被内盖21挡住,从根本上杜绝尖锐杂物穿透整个底盖2的情况发生,实现对油囊1的有效保护,避免油囊1被刺破现象的发生,保证电机4的可靠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福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福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泵进水节与筒体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六角法兰螺母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