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0832.1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辉门汽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机油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中混有发动机零部件摩擦产生的金属屑和其他杂质产生;另外还有外来杂质,如空气中的尘土通过呼吸管、加油口等处进入曲轴箱;以及机油本身产生的胶质、机油本身氧化过程中的产物,如各种有机酸,焦质沥青以及碳化物会随同机油进入润滑油道,从而加速发动机的磨损,造成油路堵塞;还有漏入浊底壳的水等。这些杂质会促进零部件的磨损,产生腐蚀或咬死运动件。因此,在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设置机油滤清器,以滤除上述存在于机油中的有害杂质,保护主机零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现在普遍使用的机油滤清器都是采用O型密封圈来进行密封,但是,该种密封圈的密封不好,容易使机油滤清器出现漏油,从而导致机油未经过滤直接进入发动机,造成发动机磨损。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机油滤清器的密封效果,防止出现漏油的机油滤清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至少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的机油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连接有密封圈固定板,所述密封圈固定板上设置有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进一步包括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位于所述滤芯的底部。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所述旁通阀包括下端与所述滤芯底部固定连接的旁通阀支架,位于所述旁通阀支架底部的旁通阀垫片,以及位于所述旁通阀垫片与旁通阀顶部之间的旁通阀弹簧。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盖板,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滤芯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所述密封圈由丁腈橡胶制成。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油滤清器,所述滤芯为纸质滤芯。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所述滤芯是微孔滤纸滤芯。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所述壳体与所述密封圈固定板之间的连接为铆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油滤清器中,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这样,密封圈与密封圈固定板之间形成面接触,密封效果更好,从而防止机油滤清器发生漏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油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连接有密封圈固定板,所述密封圈固定板上设置有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油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6和置于壳体5内的滤芯,在所述壳体6底部设置有支撑弹簧7,所述支撑弹簧7将所述滤芯5托起并固定在所述壳体6内。所述壳体6连接有盖板3,在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进油孔8和出油孔9。机油通过所述进油孔8进入机油滤清器,经过所述滤芯5将其中的杂质过滤掉之后,经所述出油孔9流向发动机,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所述壳体6连接有密封圈固定板2,所述壳体6与所述密封圈固定板2可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只要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即可。在所述密封圈固定板2上设置有密封圈1,其中,所述密封圈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现有的机油滤清器中,一般使用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但是该种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不佳。图2示出了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O型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O型,将其放置在密封圈固定板上时,其与密封圈固定板之间形成点接触,未接触的地方形成空隙,不能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容易出现漏油。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密封圈与密封圈固定板能形成面接触,从而能实现完全密封,大大提升了密封效果,可有效防止漏油现象发生,避免未经过滤的机油漏出后进入发动机,对发动机及零部件造成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辉门汽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辉门汽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0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装置
- 下一篇:带切口开挖机的组合式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