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油高效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0267.9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石雪勤;周明;鲍红玲;朱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B01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油高效过滤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较大颗粒物、胶体等,并能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乳化油和油珠的除油过滤器,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装置的自动化运行。
背景技术
科技总是在向前发展,水处理技术也不例外。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探索含油废水处理的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含油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沉降分离工艺,如平流式隔油池、平板式隔油池、波纹斜板隔油池等;旋流分离工艺,如旋流分离器等;但这些工艺出水时流速难以控制,导致液体在过滤器中流速较快,从而导致水处理效果较差,一般含油量为10~20ppm,不能满足某些行业的要求。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水处理技术以及科技日益发展,对于如何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除油高效过滤器,能够较好的控制液体的流速;受重力影响,使清液和萃取油更纯净;结构简单,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拥有除油降浊的双重功能,使废水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减少后续工艺的负担,满足对水质要求高的行业的用水质量要求;在装置中设置可操控的HMI人机界面,可以用于工业水处理,实现控制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油高效过滤器,包括箱体、进液口、清液出口和萃取油出口,进液口位于箱体底部;清液出口位于箱体上部;萃取油出口位于箱体顶部;箱体内包括位于箱体最底部的垫层、中部的树脂吸附区和上部的油水分离区。
本实用新型除油高效过滤器设备下进上出,有效的控制液体的流速。拥有除油降浊的双重功能,使废水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与设置的进液泵连通,进液泵进口和出口安装自控阀门,可实现控制自动化。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中部为圆柱形,结构简单,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采用下进上出的工作方式,能够较好的控制液体的流速;固体胶体等受重力影响,能自动沉淀,从而使清液和萃取油更纯净;结构简单,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拥有除油降浊的双重功能,使废水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减少后续工艺的负担,满足对水质要求高的行业的用水质量要求;在装置中设置可操控的HMI人机界面,可以用于工业水处理,实现控制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除油高效过滤器外形图;
图2除油高效过滤器系统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除油高效过滤器,包括箱体、进液口7、清液出口8和萃取油出口9,进液口7位于箱体底部;清液出口8位于箱体上部;萃取油出口9位于箱体顶部;箱体内包括位于箱体最底部的垫层、中部的树脂吸附区和上部的油水分离区;设备下进上出,利用树脂中亲油基团收集和吸附水溶液中的乳化油和油珠,树脂表面油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在水流动力与树脂中亲水基团的排斥作用下,油珠脱离树脂,上浮至水面,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垫层和除油树脂在吸附油滴的同时,也能截留固体胶体,达到除油降浊的双重功能。
如图2所示,进液口7与进液泵10连通,进液泵10进口和出口安装自控阀门11,可实现控制自动化。
进一步的,箱体中部为圆柱形,结构简单,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
该装置在某废水项目补给水预处理工艺中,中试效果良好,效果分析表如下:
表1某电厂锅炉补给水中试分析表
采用此除油高效过滤器,使废水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减少后续工艺的负担,满足了对水质要求高的行业的用水质量要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有技术方案和较佳实施例陈述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化、更替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0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