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断机的整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0206.2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8 | 分类号: | B26D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输送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运用在切断机之前,对拉链带进行整理的整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拉链设备的切断机的前一道打上止工序完成后的整段拉链放在塑料框里是没有规则的,容易乱带(从拉头到上止端的拉链是分开的,容易造成与其他段拉链打乱)。由于拉链在切断机里面的行程较短,没办法整带,若乱带会造成设备无法作业(后面拉带电机一直转个不停,拉链乱带过不去,长期更会造成电机烧掉,拉带轮磨损)。有些个性化拉片还会存在横穿现象,也就是拉链拉带过程中不能保证拉片不横穿,从而也造成拉链过不了切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切断机的整带装置。该整带装置保证拉链进入切断装置时不会乱带,且不存在拉片横穿的现象,避免了因拉链乱带给设备自动化作业带来的诸多影响,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切断机的整带装置,包括一组传输链带的导轮组件,拉链依序通过导轮组件的导入链轮、压轮组、活动轮及导出链轮后,进入切断装置,其中的压轮组包括一压带轮和一拉带轮,压带轮和拉带轮之间具有用于通过拉链的可调节间隙;一活动轮上下滑动装设在一竖杆上,且于竖杆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装设有连接拉带电机的上感应器和下感应器;一与上、下感应器相匹配的感应螺丝固定在该活动轮上。
进一步,所述的导入链轮、压轮组及导出链轮设置在活动轮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压带轮通过一调节装置调整其与拉带轮之间的间隙大小。
本实用新型整带装置通过上、下感应器,感应活动轮在竖杆上的上、下位置,进而在活动轮位于上位时,使拉带电机转动,在活动轮位于下位时,使拉带电机停止转动,从而起到整理布带作用,以保证拉链进入切断装置时不会乱带。且本实用新型根据拉链的工作状态,利用上、下感应器来控制拉带电机的转动或者停止,从而起到保护拉带电机不会空转,甚至烧掉,从节能角度来讲,电机停止时还可以省电。可以很好保护拉带电机不会空转,或者烧坏,从而更可以省电。本实用新型整带装置活动轮带动拉链是在垂直的竖杆上下活动的,因此,拉片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横穿的拉片都能保证竖立,从而可以顺利进入切断装置。由于不同批次的拉链厚度会存细微差距,本装置在压带轮装设调节装置,以调节压带轮与拉带轮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调节两轮之间的压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链进料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拉链进料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断机的整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拉链先经布带轮10,再由导入链轮20经过本实用新型切断机的整带装置,最后再经导出链轮50进入切断装置。
如图2所示的切断机的整带装置,包括一组传输链带的导轮组件,拉链是依序通过导轮组件的导入链轮20、压轮组30、活动轮40及导出链轮50后,进入切断装置。所述的导入链轮20、压轮组30及导出链轮50设置在活动轮40上方。
其中,压轮组30包括一压带轮31和一拉带轮32,压带轮31和拉带轮32之间具有用于通过拉链的间隙。所述的压带轮31通过一调节装置60调整其与拉带轮32之间的间隙大小。所述调节装置60包括一其上固定压带轮31的调节块62,和一可调节该调节块62移动距离的调节螺丝61。
如图2、3所示,所述活动轮40是上下滑动装设在一竖杆80上的。该竖杆80包括两导杆81,和分别装设在竖杆8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上感应器82和下感应器83。所述活动轮40上下移动装设在两导杆81上,上、下感应器82、83连接拉带电机90。一与上、下感应器82、83相匹配的感应螺丝41固定在活动轮4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0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球生菜育苗基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环保节能生物醇油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