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油混合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5627.6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萍;王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萍 |
主分类号: | C10M177/00 | 分类号: | C10M177/00;B01F5/02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姜绍华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混合罐,属于油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良好的抗泡性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性能,对油品的实际使用影响很大。
硅油型抗泡剂仍然是目前抗泡剂的主流,由于硅油型抗泡剂难溶于油,是以小液珠形式分散于油中,如分散效果不好,成品储存后容易发生抗泡剂沉降或分层,造成油品抗泡性能下降甚至不合格,因此抗泡剂的加入方式成为影响油品抗泡性的关键因素。
目前,工业上抗泡剂的加入方式主要采用将硅油用胶体磨磨后稀释到10%的浓度,在调合过程中加入。此方式虽然改进了抗泡剂的分散效果,但是生产过程中仍然经常出现抗泡性因分布不均匀而不达标的情况,特别是HM抗磨液压油、TSA汽轮机油等油品对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比较高的油品表现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混合罐,以增进抗泡剂在油品混合时的分散效果,提高其实际使用中油品的抗泡性和储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罐体(9)和胶体磨(1),罐体(9)上设有油品进口(10)和出口,其改进要点在于:在罐体(9)内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喷嘴(6),该喷嘴(6)通过管道(4)与胶体磨(1)相连接,并且喷嘴(6)与胶体磨(1)之间设有泵(3)。
作为改进,上述的喷嘴(6)与胶体磨(1)之间最好设有过滤器(2)。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喷嘴(6)与胶体磨(1)之间最好设有恒温加热器(11),在所述油品进口端最好也设有恒温加热器,以使油品与发泡剂在最佳温度下混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罐的顶部安装喷嘴,经高压油泵加压后从罐内的上部喷入,在罐内与油品混合,抗泡剂颗粒加入时更加细小,能够明显改善抗泡剂分散效果,在油品种的分散更加均匀、更加稳定,特别是提高油品一次调和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胶体磨,2为过滤器,3为泵,4为管道,5为透光孔,6为喷嘴,7为通气孔,8为检查孔,9为罐体,10为油品进口,11为恒温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罐体(9)和胶体磨(1),罐体(9)上设有油品进口(10)、出口、透光孔5、喷嘴6、通气孔7和检查孔8,在罐体(9)内的上部呈环形设有若干个喷嘴(6),喷嘴(6)通过管道(4)与胶体磨(1)相连接,喷嘴(6)与胶体磨(1)之间设有泵(3)和过滤器(2)。
实施例2: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喷嘴(6)与胶体磨(1)之间设有恒温加热器(11),以对进入罐体(9)中的发泡剂进行加温。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油品进口端也设有恒温加热器,以使油品和发泡剂在混合时处于最佳温度下。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油品进口端设有恒温加热器,以使油品在混合时处于最佳温度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萍,未经张宏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5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毒液连续制备装置
- 下一篇:采用钢带的复合型绝缘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