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化需氧量培养液配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4798.7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9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施鼎方;刘涛;徐竟成;沈洪;盛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G01N1/28;G01N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化 需氧量 培养液 配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需氧量培养液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生化需氧量是重要的水质指标,是所有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监测部门对水体重点评价的指标。所有可设环境学科的高校都一定开设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实验,该实验重点是在配制一定培养液,在配制过程中既要赶走培养液配制过程中所混入的空气泡,又要把培养液混合均匀,否则会造成实验偏差。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人员经常产生气泡并溶入培养液中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故设计一种生化需氧量培养液配制装置,该装置易于驱赶配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从而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故该装置不仅可以在高校环境监测的实验中采用,也可以用在环境监测部门和污水处理厂(站)的监测室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的一种生化需氧量培养液配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化需氧量培养液配制装置,由底座1、量筒2、赶气泡器、固定支架5、第一支架夹6、第二支架夹7组成, 其中:量筒2放在底座1上通过第二支架夹7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赶气泡器由多孔盘3和支杆4组成,多孔盘3连接支杆4一端,多孔盘3通过支杆4插入量筒2中,支杆4通过第一支架夹6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量筒2采用有机玻璃制作1000mL量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件轻、占地面积小、造价低,搬运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示。
图中标号:1底座、2量筒、3多孔盘、4支杆、5固定支架、6第一支架夹、7第二支架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生化需氧量培养液配制装置由有机玻璃制成。由底座1、有机玻璃制作1000mL的量筒2、多孔盘3、支杆4、固定支架5、第一支架夹6、第二支架夹7组成。其中,有机玻璃制作1000mL的量筒2放在底座1上由第二支架夹7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赶气泡器由多孔盘3和支杆4组成,赶气泡器放在有机玻璃制作1000mL的量筒2中,其中支杆4由第一支架夹6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把量筒2放在底座1上由第二支架夹7固定在固定支架5上,把赶泡器放入量筒2内,用固定赶气泡器的第一支架夹6固定赶气泡器支杆4。分别将配制培养液的水样以及稀释水用虹吸法沿壁引入至量筒2内,并稀释到相应刻度线,然后将支杆4缓慢下移,使多孔盘3缓缓浸入溶液中,直至量筒2底部,再上、下移动支杆4(注意:在移动式搅拌时上移快下移慢,并在搅拌过程中多孔盘不能露出液面),让量筒2内的溶液从多孔盘3的空隙中穿过,液体中混入的空气泡随多孔盘3快速上移被带至上升,最后溢出水体,排到空气中,直到混入的气泡被赶净以及培养液混匀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4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分散的桶
- 下一篇:一种工业难降解废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