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大表面接触面积的地下集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4041.8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登邦 |
主分类号: | E03B3/06 | 分类号: | E03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大 表面 接触 面积 地下 集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表面采用波浪状形状设计,用于局部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
背景技术
地下水集水器是一种用于汇集地下水的装置,表面开有渗流孔,内部中空,埋入地下后周边地下水通过渗流作用汇集到集水器内部,从而能够被有效利用。地下水集水器的集水效能(也即渗流量)与集水器与土壤的接触面积相关,接触面积越大,集水效能越高。集水器埋入地下前必须在地面事先打孔,打孔成本占据了集水器安装成本的主要部分,也是制约集水器安装周期的主要因素。目前常见的地下水集水器均为圆柱形,若想提高地下水渗流速度,必须采用更大直径的集水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打孔成本和打孔时间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有限外径限制条件下,有效增加集水器与土壤接触面积的外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增大表面接触面积的地下集水器,其特征是,所述集水器包括:
集水器主体,用于集取地下水;
端盖,用于封堵集水器主体的下端;
渗流孔,用于地下水向集水器主体内部的渗流;
尼龙网,整体覆盖在集水器表面,用于阻隔粗大颗粒的砂石,防止通过渗流孔落入集水器主体内部。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采用端盖封堵住集水器主体的下端,与集水器主体一同形成内部中空的容器,用于地下水的汇集。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集水器主体表面外形呈波浪状,用于增大集水器与周边土壤的表面接触面积。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集水器主体上段部分表面开有渗流孔,用于地下水向集水器主体内部的渗流。集水器主体下段部分表面不开孔,用于地下水的储存。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集水器外表面整体包裹尼龙网,用于阻隔粗大颗粒的砂石,防止通过渗流孔落入集水器主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水器外表面采用波浪状形状设计,在外径相当的条件下,提高了集水器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单位时间的地下水渗流量;在渗流量相当的情况下,本集水器的安装孔直径小于传统圆柱形集水器的安装孔,有效降低了打孔成本和打孔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集水器主体,2.端盖,3.渗流孔,4.尼龙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增大表面接触面积的地下集水器,包括:
集水器主体1,用于集取地下水;
端盖2,用于封堵集水器主体1的下端;
渗流孔3,用于地下水向集水器主体1内部的渗流;
尼龙网4,整体覆盖在集水器表面,用于隔绝粗大颗粒的砂石,防止通过渗流孔3落入集水器主体1内部。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采用端盖2封堵住集水器主体1的下端,与集水器主体1一同形成内部中空的容器,用于地下水的汇集。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集水器主体1表面外形呈波浪状,用于增大集水器与周边土壤的表面接触面积。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集水器主体1上段部分表面开有渗流孔3,用于地下水向集水器主体内部的渗流。集水器主体1下段部分表面不开孔,用于地下水的储存。
所述的用于地下水汇集的地下水集水器,集水器外表面整体包裹尼龙网4,用于阻隔粗大颗粒的砂石,防止通过渗流孔落入集水器主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登邦,未经陈登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40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外接管路接口的水龙头
- 下一篇:挖掘机电液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