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带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940.6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强;谭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传动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中,张紧装置是动力传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件。由于传动带在作业时长期受拉力作用,且易与张紧轮摩擦升温,使其易产生塑性变形而出现松弛现象,影响动力的传送。
目前的固定式手动调节型张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自动调节传动带松紧,只能手动调节,当传动带松弛变长时,固定式手动调节型张紧装置不能随之张紧,久之将削弱力的传递效率和传动平稳度、产生较大噪音、缩短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固定式手动调节型张紧装置在传动带磨损变松后,必须及时手动校紧,同时须在作业前检查调节张紧装置,导致操作烦琐、人力消耗大、生产时间调节控制不方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传递效率和传动平稳度、操作简单、人力消耗低的传动带张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带张紧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张紧所述传动带的自动张紧机构和手动张紧机构。
所述自动张紧机构包括摆动支座、弹性回复件和第一张紧轮体,所述摆动支座一端与固定机构铰接,另一端安装所述第一张紧轮体,所述弹性回复件连接于固定机构与摆动支座之间,所述摆动支座通过弹性回复件产生的回复力绕固定机构摆动,并带动第一张紧轮体张紧所述传动带。
所述弹性回复件为涡卷弹簧。
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凹槽,所述涡卷弹簧套设于凹槽内,且涡卷弹簧外圈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内套设有与摆动支座固定连接的固定销,且涡卷弹簧内圈与固定销固定连接。
所述凹槽的外壁上设有与凹槽连通的卡位孔,所述涡卷弹簧外圈的末端与卡位孔卡紧固定;所述固定销上设有卡位槽,所述涡卷弹簧内圈的末端与卡位槽卡紧固定。
所述凹槽的开口端设有盖板,所述固定销与摆动支座通过一螺钉连接,所述螺钉一端压设于摆动支座上,另一端穿出所述盖板与一螺帽紧固连接。
所述摆动支座上设有限制摆动行程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机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套设于限位槽内。
所述摆动支座上设有用于插入工具调整摆动支座与固定机构相对位置的工具孔。
所述手动张紧机构包括手动支座和第二张紧轮体,所述第二张紧轮体设置在手动支座的一端,所述手动支座另一端设有腰形槽,并通过穿设于腰形槽内的紧固件与固定机构连接。
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导轨,所述手动支座上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带张紧装置,设有自动张紧机构和手动张紧机构,传动带绕设于自动张紧机构和手动张紧机构上,实现了传动带张紧装置对传动带张紧力的手自一体调节控制;自动张紧机构、手动张紧机构相互独立且具有协调性,使其既能同时工作,又能独立工作,在一种机构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张紧装置也能继续工作,提高了张紧装置运行的可靠性,简化了操作、减少了人力消耗;该张紧装置实现了自动张紧机构与手动张紧机构间的优势互补,在传动带松弛变长时, 自动张紧机构可自动调节传动带松紧,使传动带一直保持张紧状态,当自动张紧机构调节至极限时,可通过手动张紧机构进一步调整传动带松紧,提高了传动带松紧调节的范围及精度,从而保证了传动带的传递效率、传动平稳度,提高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张紧机构进一步包括摆动支座、弹性回复件及设置在摆动支座上的第一张紧轮体,摆动支座通过弹性回复件产生的回复力绕固定机构摆动,并带动第一张紧轮体张紧传动带,使自动张紧结构更为紧凑、张紧更为精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导轨式手动张紧机构,手动支座上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块,使手动操作更为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摆动支座上设有限制摆动行程的限位槽,固定机构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套设于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凸起的配合可对第一张紧轮体的摆动行程进行约束,从而实现对自动张紧机构张紧行程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带张紧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带张紧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带张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带张紧装置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阻火圈芯材生产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盘式流速控制阀的调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