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低空分设备综合电单耗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229.0 | 申请日: | 2013-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新荣;吴平;麻剑锋;郁辉球;方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3/04 | 分类号: | F25J3/04;F25J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设备 综合 电单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空气分离设备综合电单耗的装置。更具体的说,是针对采用深冷分离工艺进行空气分离的设备。
背景技术
空分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玻璃和机械等工业部门,氧气、氮气及稀有气体产品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动力”产品。随着大石化、大化肥、大煤化工和大冶金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建没空分设备项目最多、空分技术发展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工业气体未来前景广阔。
空分装置是用来把空气中的各组分气体进行分离的装置,主流程为:外部空气通过过滤后,进入原料压缩机进行压缩,压缩空气经预冷系统冷却后,去分子筛除去水分、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杂质后,一部分空气送往精馏塔上塔,另一部分进入膨胀机经膨胀制冷后,送入下塔。通过分馏塔,依据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氮、氩以及其他惰性气体产品。
空分装置是一种高能耗设备,我国每年用于空分设备的能源消耗很大,其中化工行业制氧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的空分设备生产电耗约占整个企业电耗的1/7。目前我国空分设备的能源消耗约占空分产品成本的70%-80%。空分设备的耗能大户是压缩机,占到空分装置能耗的80%左右,主要包括原料空气压缩机、产品压缩机(氧压机、氮压机)、增压机。目前空分装置的压缩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由于各种压缩机设计选型取最热天工况、最冷天工况、平均工况三个点,在某些进风温湿度条件下的运行效率很高,而实际年均的系统运行效率并不高;(2)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的差异,空分装置大马拉小车比较普遍,导致年均的系统运行效率并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空分设备综合电单耗的装置。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空分设备综合电单耗的装置,包括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和增压机;还包括能够通过蒸汽压缩方式制备冷冻水的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和增压机的换热夹套用于回收压缩热;余热回收装置的冷冻水管路与换热器相接,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和增压机的进口介质管路与换热器相接,实现冷冻水与各进口介质的换热;冷冻水管路上设置控制阀,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和增压机的进口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阀、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缆接于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器有4个,分别设于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和增压机的进口介质管路上;与各换热器相连的冷冻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是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器是表面式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法是: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将从空分设备中各机组回收的压缩热用于制备冷冻水,并通过换热器用冷冻水对各机组的进口介质进行降温除湿;同时,利用控制器对换热器的换热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各机组进口介质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保持各机组进口介质在最佳气体状态,实现空分设备综合电单耗降低的目的;所述最佳气体状态是指:各机组进口介质气体的温度与空分设备运行当地冬季的气温差值在±2℃以内,相对湿度差值在±5%以内。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制备冷冻水时,其制冷量Qc为:
Qc=COP×(Qi+A) (1)
该式中,COP为余热回收装置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单位:kW/kW;Qi为余热回收装置从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增压机中回收的压缩热产生热水的热量,单位:kW;A为余热回收装置消耗的电功率,单位:kW;;
余热回收装置产生冷冻水的流量Wc为:
Wc=3600×Qc/[Cc×ρc(tc1-tc2)] (2)
该式中,Qc为不考虑热损失时,余热回收装置用于产生冷冻水的制冷量,单位:kW;Cc为冷冻水比热,单位:kJ/(kg·K);ρc为热水密度,单位:kg/m3;tc1为冷冻水进口温度,单位:K;tc2为冷冻水出口温度,单位: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110KV电缆用的避雷装置
- 下一篇:肥料发酵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