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东北地区乡村生态环保型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2128.1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夏宏嘉;顾韩;庞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5/00;E01C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王玉松 |
地址: | 15002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北地区 乡村 生态 环保 路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东北地区乡村生态环保型路面,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提上日程,传统的水泥路面在雨水天气的时候,还是会很湿滑,晴好天气的话温度又会很高,影响周围的环境温度,而在冬季时经常会堆积大量的雪而使路面变得更加狭窄,导致交通堵塞。
因此,目前急需要一种成本低,具有排水、融雪并且环保的路面,所以我们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东北地区乡村生态环保型路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东北地区乡村生态环保型路面,由面层1和基层组成,所述基层又由上基层2、下基层3和底基层4组成,其中底基层4铺设于路基上,下基层3铺设于底基层4上,上基层2铺设于下基层3上。
所述面层1为钢纤维混凝土,上基层2为多孔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3为半刚性基层,铺设有隔热板,底基层4为半刚性底基层,设有太阳能热管。
所述面层1采用弯拉强度6.0MPa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强度指标,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1.73:3.35,水灰比=0.41。
所述上基层2为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其空隙率为20%-30%、公称最大粒径为25-40㎜。
所述面层1两侧设置排水管道;
所述太阳能热管埋深为8.5-12.8cm,间距为>7.6cm。
所述太阳能热管间距以20-25cm或13.4-16cm为宜。
上述面层1表面涂覆有光催化涂料或不同颜色彩色封层。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同时具有排水、降噪、降低路面和环境温度、利用太阳能融冰雪等功能,为改善东北地区乡村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面层,2.上基层,3.下基层,4.底基层)。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寒冷地区乡村生态环保型路面,由面层1和基层组成,所述基层又由上基层2、下基层3和底基层4组成,其中底基层4铺设于路基上,下基层3铺设于底基层4上,上基层2铺设于下基层3上。
以下是其组成成分:
所述面层1为钢纤维混凝土,上基层2为多孔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3为半刚性基层,铺设有隔热板,底基层4为半刚性底基层,设有太阳能热管。
面层1采用弯拉强度6.0MPa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强度指标,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1.73:3.35,水灰比=0.41。
在面层1两侧设置排水管道,这样在雨水的季节可用来排水;在面层1的表面可根据道路功能不同设置不同颜色彩色封层及涂覆光催化涂料。
上基层2为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其空隙率为20%-30%、公称最大粒径为25-40㎜。
底基层4铺设的太阳能热管埋深为8.5-12.8cm,间距为>7.6cm,以20-25cm或13.4-16cm为宜。这样在冬季可利用太阳能融化冰雪。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同时具有排水、降噪、降低路面和环境温度、利用太阳能融冰雪等功能,为改善东北地区乡村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本实用新型夏季可透水、冬季可防滑,颜色与周边环境协调。可用于乡村居民院内、乡村街道、主要公共建筑周边、公园绿地内的步道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2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用的夹网成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