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通风砌体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649.5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毛绪前;李侃;张家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2 | 分类号: | E04B2/02;F24F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通风 砌体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解决通风问题的双层通风砌体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工业建筑中,当生产热源或辐射采暖热源为比空气轻的气体(例如天然气)时,对于厂房的通风和消防等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可在屋顶或外墙上利用外窗或者设通风器解决。
而当热源气体比空气重时(例如丙烷),情况就比较复杂,这些气体比空气重、不挥发,而且在生产使用中难免出现气体的泄露及燃烧不充分,如对其不采取措施,气体会逐渐集聚到该厂房的近地面处,当积聚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将会出现燃烧爆炸的危险。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室内明装吸风管道对厂房进行排风,这样做的缺点是:1、厂房内吸风管道会很多,影响厂房的使用空间;2、管道均明装在车间侧墙,与雨水管道冲突严重;3、接出室外的风口多,会破坏厂房的整体美观效果。
另一方面,国内的双层墙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双层幕墙,外侧一般为玻璃幕墙或者金属板幕墙,中间为空气层,内层一般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或者砌体墙,这种墙体造价较高,国内很少用于厂房,而且双层幕墙间很难安装设备,无法解决及时排出有害气体的问题。另一种是复合夹芯墙,两侧为砌体墙,中间为保温层(如挤塑聚苯板),结合成整体复合墙,这种墙保温性能优于一般砌体墙,但是无法解决通风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双层通风砌体墙,该墙体不仅能满足排出危险气体的要求,还能为其他管线的敷设预留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用于工业建筑的内墙或外墙,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通风空气层、通风管道、送风机以及排风机。通风空气层设置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通风管道设置在通风空气层内。送风机连接于所述通风管道,用于将一室内/室外的气体吸入至所述通风管道内。排风机连接于所述通风管道的终端,用于将吸入至所述通风管道内的气体排到室外/室内。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当双层通风砌体墙用于工业建筑的内墙时,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及/或所述第二墙体的靠近室内一侧上,所述排风机设置在屋顶;或所述送风机设置在屋顶,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及/或所述第二墙体的靠近室内一侧上。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当双层通风砌体墙用于工业建筑的外墙时,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墙体的靠近室内一侧上,所述排风机设置在室外;或所述送风机设置在室外,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墙体的靠近室内一侧上。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所述送风机为多个,该多个送风机间隔设置。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所述送风机设置在距离地面250mm~500mm高度位置上。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具有相同的厚度,皆为100mm~120mm。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所述第一墙体的厚度240mm~250mm,所述第二墙体的厚度为120mm~200mm。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所述第一墙体的外侧上贴设有保温层,且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第一墙体之间还设置有隔汽层。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所述通风空气层厚度为250mm~500mm。
上述的双层通风砌体墙,其中,所述通风空气层内设置有供电管及水管穿设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通风管道安装在墙内,不仅能满足排出危险气体的要求,也能为需要新风的房间输送新风,还能为其他管线的敷设预留空间,从而不占用生产空间,还避开了雨水管道,能够为生产提供完整、灵活、自由的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的平面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的剖面构造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的剖面构造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的平面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的剖面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的平面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双层通风砌体墙的剖面构造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第一墙体
11—开口
2—第二墙体
21—开口
3—通风空气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未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