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裂解炉用连续进料出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319.6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田;李振衡;张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C10J3/30;C10J3/50;C10J3/56;C10J3/82;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炉 连续 进料 出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裂解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裂解反应装置的进料出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裂解装置大部分采用裂解釜,其缺点是:不能连续生产,装填完成后加热裂解,裂解完成后冷却裂解釜,去除焦渣,然后再重新装填,裂解釜重复冷却-加热-再冷却-再加热的工作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裂解成本较高,裂解效率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16317.X”、专利名称为“塑料资源化连续气化裂解多效炉”的专利申请,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该专利申请的进料出气装置的缺点是进料通道直径较小,进料效率较低,而且出气通道易被冷凝的油气堵塞,需要经常停机清理,大大降低了裂解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进料、连续出气的裂解炉用连续进料出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裂解炉用连续进料出气装置,与裂解炉炉体连接,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螺旋输送器壳体,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伸入至所述裂解炉炉体内;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轴线上设有贯穿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且延伸至所述裂解炉炉体内的导气筒,所述导气筒的外周面固定设有与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配合的进料绞龙,所述导气筒的外端安装有集气箱,所述导气筒转动安装在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和所述集气箱上,所述导气筒上还设有导气筒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导气筒内安装有导气筒清灰绞龙,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清灰驱动装置,所述清灰驱动装置设有贯穿所述集 气箱的清灰绞龙轴,所述清灰绞龙轴与所述导气筒清灰绞龙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箱上设有输气管道连接装置,所述集气箱底部设有出灰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绞龙上设有绞龙外周内凹的进料阻气绞龙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筒清灰绞龙为无轴绞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道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气箱顶部的集气箱出气管,所述集气箱出气管外套装有水封套,所述水封套的上端开口,所述水封套内盛装有水,所述集气箱出气管上罩扣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开口位于所述水封套的液面以下,所述集气罩与输气管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螺旋输送器主壳体,所述螺旋输送器主壳体的出料口端套接有与所述裂解炉炉体固定连接的螺旋输送器延伸壳体,所述螺旋输送器主壳体与所述螺旋输送器延伸壳体之间设有动密封装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气筒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变速装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清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变速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裂解炉用连续进料出气装置,与裂解炉炉体连接,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螺旋输送器壳体,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上方设有进料斗,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伸入至所述裂解炉炉体内;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的轴线上设有贯穿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且延伸至所述裂解炉炉体内的导气筒,所述导气筒的外周面固定设有与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配合的进料绞龙,所述导气筒的外端安装有集气箱,所述导气筒转动安装在所述螺旋输送器壳体和所述集气箱上,所述导气筒上还设有导气筒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导气筒内安装有导气筒清灰绞龙,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清灰驱动装置,所述清灰驱动装置设有贯穿所述集气箱的清灰绞龙轴,所述清灰绞龙轴与所述导气筒清灰绞龙固定连接;所述集气箱上设有输气管道连接装置,所述集气箱底部设有出灰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 料通道截面积较大,进料效率高,密封性好;出气通道的所述导气筒设有清灰绞龙,出气流畅,不会因堵塞而造成安全事故;所述导气筒兼做进料绞龙的绞龙轴,使本实用新型机构紧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进料出气装置进料阻气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浮动管道密封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