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0627.7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汤志新;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金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29/00;F21V5/08;F21V7/06;F21V7/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筒灯。
背景技术
LED筒灯是嵌入式安装于天花内的灯具,其广泛应用于商场、大型超市、办公场所、医院、宾馆、学校以及高档住宅等室内需要局部照明或重点照明的场所,既可亮化环境,又可以营造宜人的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品味,为生活增添色彩。
目前普遍使用的传统筒灯多采用节能灯作为光源。传统筒灯一般功耗高、发热大、灯管寿命短,而且光色不够柔和,产生严重的眩光,频闪严重,人眼直视会有刺痛、不舒服感觉。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又称发光二极管,它们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当两端加上适当电压,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产生可见光。LED光源发光效率高而且其光的单色性好、光谱窄,无需过滤可直接发出有色可见光。耗电量少同样照明效果的情况下,耗电量是白炽灯泡的八分之一,荧光灯管的二分之一。使用寿命长,可达10万小时。安全可靠性强,发热量低,无热辐射,属于冷光源,可以安全触摸并能精确控制光型及发光角度,光色柔和,无眩光,不含汞、钠元素等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可控制性高,内置微处理系统可以控制发光强度,调节发光方式,呈现出绚丽多彩的七色光彩,实现光与艺术结合。
现有的LED筒灯解决了传统筒灯存在的一些不足,但由于采用大功率的LED作为光源,其发热量较大,并且多使用铝型材散热器,光源通过多层铝板与散热器相连,致使热阻明显提高,虽然铝型材导热系数很高,但是温升还是相当厉害。灯具内的温度增加,导致LED结温无法降低,使其使用寿命变短。而且现有LED筒灯几乎没有经过光学设计,光源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出,灯具内的光线没有考虑任何反射措施,致使光损严重,灯具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LED筒灯,从而解决上述公知LED筒灯光损严重且散热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筒灯,包括一散热器、一LED光源模块、一反光片以及一面圈。散热器具有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以及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散热鳍片间隔设置于散热器的外周围,并且从顶面朝向底面延伸,其中顶面具有一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具有一接触面。LED光源模块设置于接触面上,用以发射光线。反光片可拆卸的设置于凹槽内,并且围绕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周缘,用以反射光线。面圈包括一本体与一光扩散板,本体具有一开口,光扩散板设置于本体上并且对应于开口,其中面圈设置于散热器的顶面,且光扩散板介于本体与LED光源模块之间,用以接收并传递光线至外界环境。
与现有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LED筒灯的结构简单,整体性散热性能好,并且,通过面圈与散热器结合后所形成的封闭光学系统,提供了良好的防眩光效果,并且让光线通过直射或反光片的反射至光扩散板,除了可大幅提升光利用率、降低光损外,还可以让光线通过光扩散板的折射与散射后,使传递至外界环境的光线柔和、均匀。此外,LED筒灯的反光片在组装与更换上更加方便、简单,并且反光片表面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曲面结构,来获得不同的光学效果,使LED筒灯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LED筒灯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LED筒灯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LED筒灯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反光片的展开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反光片的组装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反光片的组合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反光片的侧视图;
图5B和5C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反光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金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金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0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