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0081.5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李国春;陈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6 | 分类号: | H05B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不同导线进行连接的接线卡。
背景技术
在加热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发热线与导线相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目前,将不同导线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通常是用钢丝钳将电线扭在一起然后用绝缘胶布将其包裹,这种方法效率低,且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接线卡,实现了加热器中加热线与导线的快速连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接线卡,用于加热器中加热线与导线的连接,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筒状,所述主体两端连接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与所述主体两端底侧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卡槽包括靠近所述主体的第一线芯部和远离所述主体的第一导线部,所述第二卡槽包括靠近所述主体的第二线芯部和远离所述主体的第二导线部,所述第一线芯部底部与所述第一导线部底部连接并形成台阶,所述第二线芯部底部与所述第二导线部底部连接并形成台阶;
所述第一线芯部、所述第一导线部、所述第二线芯部、所述第二导线部的槽体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锁紧结构、第二锁紧结构、第三锁紧结构、第四锁紧结构;
所述第一线芯部的槽体、所述第二线芯部的槽体分别与加热线的线芯、导线的线芯大小一致,所述第一导线部、所述第二导线部的槽体分别与加热线、导线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结构为相对设置的可进行非弹性变形的锁合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结构为相对设置的可进行非弹性变形的锁合块。
优选地,所述第三锁紧结构为相对设置的可进行非弹性变形的锁合块。
优选地,所述第四锁紧结构为相对设置的可进行非弹性变形的锁合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芯部的槽底与所述主体的腔体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线芯部的槽底与所述主体的腔体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芯部的外直径与所述主体的外直径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二线芯部的外直径与所述主体的外直径大小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结构的接线卡使用非常简便,将加热线、导线去掉部分绝缘层,剥出适当长度的线芯;将加热线放入第一卡槽中,加热线裸露的线芯位于第一卡槽的第一线芯部并伸入主体的腔体中,加热线未剥离绝缘层的部分位于第一卡槽的第一导线部;将导线放入第二卡槽中,导线裸露的线芯位于第二卡槽的第二线芯部并伸入主体的腔体中并与加热线的线芯在主体的腔体中导电连接,导线未剥离绝缘层的部分位于第二卡槽的第二导线部;通过第一锁紧结构、第二锁紧结构、第三锁紧结构、第四锁紧结构将加热线、导线固定;整个过程简便,且加热线与导线的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接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接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接线卡,用于加热器中加热线与导线的连接,包括主体1,主体1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筒状,主体1两端连接有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第一卡槽2、第二卡槽3分别与主体1两端底侧连接,其中:
第一卡槽2包括靠近主体1的第一线芯部22和远离主体1的第一导线部21,第二卡槽3包括靠近主体1的第二线芯部32和远离主体1的第二导线部31,第一线芯部22底部与第一导线部21底部连接并形成台阶,第二线芯部32底部与第二导线部31底部连接并形成台阶;
第一线芯部22、第一导线部21、第二线芯部32、第二导线部31的槽体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锁紧结构、第二锁紧结构、第三锁紧结构、第四锁紧结构;
第一线芯部22的槽体、第二线芯部32的槽体分别与加热线的线芯、导线的线芯大小一致,第一导线部21、第二导线部31的槽体分别与加热线、导线大小一致。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第一锁紧结构、第二锁紧结构、第三锁紧结构、第四锁紧结构为相对设置的可进行非弹性变形的锁合块4,该设计方式,锁紧结构的锁紧操作简便且对加热线、导线的固定效果好。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第一线芯部22的槽底与主体1的腔体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线芯部22的外直径与主体1的外直径大小一致,第二线芯部32的槽底与主体1的腔体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线芯部32的外直径与主体1的外直径大小一致;该设计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加热线、导线在本接线卡中的稳定性,加强了对加热线、导线的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0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