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腕带式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054.6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带式 通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腕带式通讯装置,特别是一种便于拆装的腕带式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信息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分离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的微型化,人们不仅局限于将手机置于包中、挂在胸前或是别在腰间,现在,很多人都将手机通过腕带固定在手腕上,方便携带及使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第201120564542.3号涉及一种护腕手机,其包括手机、底座、腕带、卡扣;所述的腕带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左右两边;所述底座的底面为弧形结构,且底座两侧设有凹槽,可容纳腕带;所述的卡扣设置在腕带的尾端;两腕带可通过卡扣固定;手机侧边通过铰链机构与底座相连接。
但是,中国专利申请第201120564542.3号的底座与手机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不便于拆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腕带式通讯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带式通讯装置;其包括:
表体式通讯装置,其一侧设有第一固定部,而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部;
底座,其活动式固定表体式通讯装置,且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座与弹性臂,弹性臂与固定座之间设有二间隙槽,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固定部固定配合;所述弹性臂上设有第二限位部,在有外力作用时,弹性臂变形并绕固定座旋转,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固定部脱离;在无外力作用时,弹性臂恢复变形并回复至初始位置,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固定部固定配合;
表带,其延伸设于底座的两侧。
特别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卡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耳,且凸耳收容固定于卡槽内。
特别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狭长凸条,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狭长凹槽,且狭长凸条收容固定于狭长凹槽内。
特别地,所述弹性臂上设有楔形凸台,所述表体式通讯装置上设有楔形凹槽,且当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固定部固定配合时,楔形凹槽内收容楔形凸台。
特别地,所述二间隙槽平行而设。
特别地,弹性臂的端部设有按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底座与表体式通讯装置活动式连接,施力于弹性臂以使弹性臂变形,便可将表体式通讯装置装入底座内或从底座内取下,拆装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腕带式通讯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腕带式通讯装置于另一视角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腕带式通讯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弹性臂上有外力作用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带式通讯装置;其包括表体式通讯装置10、底座20与表带30,表体式通讯装置10可为迷你型智能手机,其用于计时、移动通信、导航、上网、多媒体播放、摄像、娱乐、测心率等;表体式通讯装置10与底座20之间活动式连接,便于使用者组装或拆卸。所述表体式通讯装置10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部11,而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部12;所述底座20活动式固定表体式通讯装置10,且所述底座20包括固定座21与弹性臂22,弹性臂22与固定座21之间设有二间隙槽23,所述固定座2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211,第一限位部211与第一固定部11固定配合;所述弹性臂22上设有第二限位部221,在有外力作用时,弹性臂22变形并绕固定座21旋转,第二限位部221与第二固定部12脱离;在无外力作用时,弹性臂22恢复变形并回复至初始位置,第二限位部221与第二固定部12固定配合;所述表带30延伸设于底座20的两侧。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为卡槽,所述第一限位部211为凸耳,且凸耳收容固定于卡槽内。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2为狭长凸条,所述第二限位部221为狭长凹槽,且狭长凸条收容固定于狭长凹槽内。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二间隙槽23平行而设, 间隙槽23的开设长度可根据弹性需求而定,间隙槽23的开设长度越长,弹性臂22的弹性变形范围越大;反之,间隙槽23的开设长度越短,弹性臂22的弹性变形范围越小。于本实施例中,弹性臂22的端部设有按压件24,按压件24呈外露,可供手指按压而间接施力于弹性臂22。
为取得更佳的固定效果,可于所述弹性臂22上设有楔形凸台222,所述表体式通讯装置10上设有楔形凹槽13,且当第二限位部221与第二固定部12固定配合时,楔形凹槽13内收容楔形凸台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级机下端主轴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蒸汽架空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