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频声波吹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7610.6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8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伦富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吹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频率声波吹灰器。
背景技术
声波吹灰器是一种利用声场能量的作用,清除锅炉受热面积灰的方法,是将压缩空气(或蒸汽)转换成大功率声波(一种以疏密波的形式在空间介质(气体)中传播的压力波)送入炉内,使受热面上的积灰受到以一定频率交替变化的疏密波反复拉、压作用,而因疲劳疏松脱落,随烟气流带走,或在重力作用下,沉落至灰斗排出的一种方法。相对于脉冲吹灰器和蒸汽吹灰器,声波吹灰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吹扫范围大,且适宜于不同情况下对积灰面的吹扫清除。中国专利CN202581355U公开了一种强力声波吹灰器,包括喷嘴套、稳压腔、均气板、中心导流体、中心杆、反射共鸣腔、扩音罩、聚声环以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插入扩音罩内并嵌装在喷嘴套上,所述喷嘴套嵌套在稳压腔的外周,所述反射共鸣腔通过所述中心杆与所述均气板的中心导流体相连,在所述扩音罩的开口端部设有聚声环。这种声波吹灰器安装简单、免维护、运行成本低、且持续效果好、声波射程远,但是只有一种频率的声波,不能对有效、广泛地清除灰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可增大声波频率的有效范围,可安全、有效、广泛地除去积灰的多频声波吹灰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包括由顺次连接并同轴设置的进气管、环形喷嘴罩、支撑同芯杆以及腔套组成的声波发生组件和由同轴设置的扩音罩、聚声环组成的声波放大组件;所述支撑同芯杆头部置于环形喷嘴罩内并紧密连接,将环形喷嘴罩分为稳压腔和气体压缩腔;气体经进气管进入稳压腔并经支撑同芯杆头部的引流孔进入气体压缩腔,之后经由环形喷嘴罩与支撑同芯杆形成的环形缝间隙进入共振腔,并产生声波;所得声波经声波放大组件放大加强,所述引流孔有多个,且所述引流孔的半径不相同。
引流孔半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声波,使其对积灰的清除适应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所述腔套包括外套和与外套同轴设置的内隔套。
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所述支撑同芯杆与所述内隔套形成第一共振腔。
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所述所述内隔套与所述外套形成第二共振腔。
设置内隔套而形成两个共振腔,这就增强了声波的能量,有利于对积灰的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所述支撑同芯杆头部为锥形结构。
支撑同芯杆头部设置为锥形结构,不仅有利于稳定进入稳压腔气体的压力,还有利于气体从引流孔进入气体压缩腔。
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所述外套的端部设有湍流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声波吹灰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可增大声波频率的有效范围,可安全、有效、广泛地除去积灰。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比文件CN202581355U中的强力声波清灰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2所示,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声波吹灰器的进气管;2为环形喷嘴罩;3为支撑同芯杆;4为内隔套;5为外套;6为扩音罩;7为聚声环;8为稳压腔;9为气体压缩腔;10为引流孔;11为环形缝间隙;12为湍流环;13为第一共振腔;14为第二共振腔。
如附图2所示,压缩空气经进气管1进入稳压腔8,然后经引流孔10进入气体压缩腔9,又经环形缝间隙11压缩后进入第一共振腔13和第二共振腔14,产生声波,该声波由扩音罩6放大后呈椭球形向空间扩散,而聚声环7使声波的射程进一步增加到16米,被增大增强后的声波与灰粒产生共振而松动,最终脱落,这也就完成了对相应积灰面的清除。
引流孔半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声波,使其对积灰的清除适应范围更广;支撑同芯杆头部设置为锥形结构,不仅有利于稳定进入稳压腔气体的压力,还有利于气体从引流孔进入气体压缩腔;设置内隔套而形成两个共振腔,这就增强了声波的能量,有利于对积灰的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声波吹灰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可增大声波频率的有效范围,可安全、有效、广泛地除去积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伦富,未经邱伦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7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筒灯
- 下一篇:防漏料的AOD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