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包膜缓释复合肥包膜剂加热混合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6960.0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柏万文;蒋天举;陶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6;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膜 复合 加热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包膜缓释复合肥包膜剂加热混合槽。
背景技术
在双包膜缓释复合肥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混合槽将多种包膜剂和包膜液进行搅拌混合,同时,为了混合充分,需对混合槽中的物质进行加热,但现有的混合槽,加热管一般设置在混合槽的外侧,加热过程中物料与加热管之间距离较远,造成加热不充分,且加热管中的热量流失,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加热更均匀、减少能源浪费的双包膜缓释复合肥包膜剂加热混合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包膜缓释复合肥包膜剂加热混合槽,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搅拌轴,所述壳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延伸到壳体外侧,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螺旋状的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抵靠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另有多个U型夹夹在加热盘管外侧,所述U型夹的两端部向外侧延伸呈挂钩状,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有与挂钩状端部相对应的L型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包膜缓释复合肥包膜剂加热混合槽加热管设置在壳体内侧,贴近需要加热的物料,使加热更充分,均匀,防止热量的的流失,同时,可将加热管卸下,进行清洗,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包膜缓释复合肥包膜剂加热混合槽,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搅拌轴2,所述的搅拌轴2上还连接搅拌副轴,增大搅拌的面积,所述壳体1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用于物料的放入和排出,所述搅拌轴2的上端延伸到壳体1外侧,与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5带动搅拌轴2旋转,所述壳体1内设有螺旋状的加热盘管6,所述加热盘管6与壳体1同轴线设置,所述加热盘管6一端延伸到壳体1外侧,与导热油炉相连通,所述的导热油进入加热盘管6中,所述加热盘管6抵靠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另有多个U型夹7夹在加热盘管6外侧,所述的U型夹7为弹性材料制成,可通过变形将加热盘管6夹紧,所述U型夹7的两端部向外侧延伸呈挂钩状,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设有与挂钩状端部相对应的L型槽,所述U型夹7的挂钩状端部卡装到壳体1侧壁上的L型槽内,由于U型夹7可弹性变形,因此,将两U型夹7的侧壁靠近时,挂钩状端部可由L型槽中取出,从而实现加热盘管6可拆卸的连接到壳体1内,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6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打铃钟机芯
- 下一篇:可组网广域定位通信模块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