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带式施肥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6583.0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雄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带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带式施肥篮。
背景技术
化肥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人工制备的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在田间施用化肥时,往往是手工操作,需要一手拿化肥,一手施肥,化肥包装较大时尤为不便,由于是单手操作,施肥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带式施肥篮,以解决现有农田施肥时,一手拿化肥,一手施肥,单手操作效率低,施肥极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带式施肥篮,包括篮筐、背带,所述篮筐中部设有连接桥架,连接桥架上设有固定背带的固定环。
作为优选,所述篮筐一侧边呈内凹状。
作为优选,所述篮筐边缘对称设置有平衡背带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背带包括斜跨背带和平衡背带,所述斜跨背带两端聚合后与斜跨挂钩连接,该斜跨挂钩穿置在固定环内,所述平衡背带的两端部均设有平衡挂钩,该平衡挂钩穿置在固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桥架的两端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篮筐上,该连接桥架两侧还设置有左侧连接支板和右侧连接支板,左、右侧连接板上均设有凸台,篮筐上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台扣合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使用背带,能解放使用者的双手,让使用者能够双手操作,提高施肥的效率,篮筐一侧内凹,能紧贴使用者的腹部,配合斜跨背带和平衡背带,化肥在篮筐内不会因颠簸而洒出。该实用新型很好的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斜跨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平衡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使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斜跨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平衡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该背带式施肥篮,包括篮筐1、背带等。背带包括斜跨背带3和平衡背带4。其篮筐1一侧边呈内凹状,篮筐1中部设有连接桥架2,连接桥架2上设有一个至多个固定环27。篮筐1边缘对称设置有平衡背带4的第一固定孔29、第二固定孔28。
斜跨背带3两端聚合后与斜跨挂钩31连接,该斜跨挂钩31穿置在固定环27内,平衡背带4的两端部均设有平衡挂钩41、42,平衡挂钩41、42分别穿置在第一固定孔29、第二固定孔28内。
连接桥架2的两端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比如通过螺栓26、绳带、暗扣等方式固定在篮筐1上,该连接桥架2两侧还设置有左侧连接支板21和右侧连接支板22,左、右侧连接支板21、22上均设有凸台24,篮筐1上有与凸台24对应的凹槽25,凸台24扣合在凹槽25内。
斜跨背带3和平衡背带4均可调整长度,方便使用者佩戴。
篮筐1内可一次携带20KG左右的化肥。篮筐1一侧内凹,能够与使用者身体紧贴。使用者在身体上固定好斜跨背带3和平衡背带4,篮筐1不会晃动,篮筐1内的化肥也不易洒出,使用者10可以双手施肥,效率大大提高。连接桥架2是可拆卸结构,便于多个篮筐1进行堆叠,方便篮筐的包装和运输。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雄,未经王文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6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线缆检修梯
- 下一篇:高低结多子电导调制功率MOSFET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