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负压拔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4266.5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姜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瑞云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03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拔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能够将蚊虫叮咬的毒液沿叮咬孔吸到皮肤表皮外的便携式负压拔毒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蚊虫叮咬,一般是药物治疗。有芦荟、紫草膏、清凉油、风油精、激素类药物等;但是,常见的清凉油、风油精一类的有酒精成分,所以皮肤敏感的人还是尽量少用,至于激素类的药物,止痒效果会非常明显,但是宝宝需要慎用。也有用牙膏治蚊虫叮咬的;也有用阿司匹林止痒的:也有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治疗的。以上药物均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小孩,被蚊虫叮咬后,不停地用手挠,出现大片红肿。特别是对药物过敏的人群,使用药物治疗将非常危险,因此,设计一种物理方法治疗蚊虫叮咬的便携式负压拔毒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理方法治疗蚊虫叮咬的便携式负压拔毒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便携式负压拔毒器,由筒套、芯杆和活塞组成,活塞与筒套滑动密封,在筒套的上端口部有竖直长豁口,在芯杆上有与筒套上的竖直长豁口的宽度匹配的凸块。使用时,首先让活塞处在筒套的下端,然后将筒套的下端扣住患者被蚊虫叮咬处并紧贴患者皮肤,再向上抽拉芯杆,芯杆带动活塞向上滑动,此时的筒套下端部的空腔内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即具有一定真空度,蚊虫叮咬后的毒液将被吸到表皮外,不再向体内扩散,此时凸块的下端略超出筒套的上端口,转动芯杆使凸块挂在筒套的上端口上,保证筒套下端部的空腔内的真空度不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活塞为高弹橡胶短圆柱体,在高弹橡胶短圆柱体的上端面有断面为倒“T”形的槽,所述的芯杆的下端部有与高弹橡胶短圆柱体上的倒“T”形的槽匹配的倒“T”形头,芯杆的倒“T”形头靠活塞的弹性被包裹在高弹橡胶短圆柱体上的倒“T”形的槽内,形成芯杆与活塞之间的可相互转动的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筒套的下端口有小外凸缘,筒套的下端口内壁与小外凸缘的下端面圆弧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筒套4的上端口有端口凸缘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芯杆为十字柱,十字柱截面尺寸,所述的凸块设在十字柱的其中一个棱上且与该棱的厚度相同,除凸块部分外十字柱截面尺寸小于筒套的内径,在十字柱的顶部有圆形顶盘,在十字柱的中下部有下圆盘,下圆盘的直径略小于筒套的内径,所述的倒“T”形头在下圆盘的下部且其最大直径小于下圆盘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无论大人、小孩,也不管对药物过敏与否过敏,均能使用本实用新型治疗蚊虫叮咬,5分钟之内且立竿见影。也可用于被毒蛇咬后的紧急处理,第一时间将毒液吸出体外,阻止静脉血的回流,减少毒液的扩散。是户外活动必备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便携式负压拔毒器,由筒套4、芯杆5和活塞2组成,活塞2与筒套4滑动密封,在筒套4的上端口部有竖直长豁口7,在芯杆5上有与筒套4上的竖直长豁口7的宽度匹配的凸块6。
所述的活塞2为高弹橡胶短圆柱体,在高弹橡胶短圆柱体的上端面有断面为倒“T”形的槽,所述的芯杆5的下端部有与高弹橡胶短圆柱体上的倒“T”形的槽匹配的倒“T”形头3,芯杆5的倒“T”形头3靠活塞2的弹性被包裹在高弹橡胶短圆柱体上的倒“T”形的槽内,形成芯杆5与活塞2之间的可相互转动的活动连接。
筒套4的下端口有小外凸缘1,筒套4的下端口内壁与小外凸缘1的下端面圆弧过渡。
所述的芯杆5为十字柱,十字柱截面尺寸,所述的凸块6设在十字柱的其中一个棱上且与该棱的厚度相同,除凸块6部分外十字柱截面尺寸小于筒套4的内径,在十字柱的顶部有圆形顶盘8,在十字柱的中下部有下圆盘9,下圆盘9的直径略小于筒套4的内径,所述的倒“T”形头3在下圆盘9的下部且其最大直径小于下圆盘9的直径。
筒套4的上端口有端口凸缘10。
使用时,首先让活塞2处在筒套4的下端,然后将筒套4的下端扣住患者被蚊虫叮咬处并紧贴患者皮肤,再向上抽拉芯杆5,芯杆5带动活塞2向上滑动,此时的筒套4下端部的空腔内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即具有一定真空度,蚊虫叮咬后的毒液将被吸到表皮外,不再向体内扩散,消肿止痒,此时凸块6的下端略超出筒套4的上端口,转动芯杆5使凸块6挂在筒套4的上端口上,保证筒套4下端部的空腔内的真空度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瑞云,未经姜瑞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4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钢筋切断小车
- 下一篇:一种电磁炉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