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驱蚊功能的新型车载空气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3936.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江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左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A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驱蚊 功能 新型 车载 空气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驱蚊功能的新型车载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逐渐成为家庭消费品的同时,汽车内部空间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汽车内部空间相对密闭狭小,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而且车内装饰物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物不易排出,严重损害人们健康,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恶心等表现。通常的空气净化系统多使用集尘装置进行空气净化,整体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在车内的有限空间内,而且净化原理只是单纯的物理去尘,净化受限,无法提供清新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空气净化效果好,一种带驱蚊功能的新型车载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驱蚊功能的新型车载空气过滤器,其包括主机,及设于主机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进出风口间由风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内安装有抽风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处吸入,空气依次经过安装在风道内的活性炭过滤网、光触媒过滤网过滤后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混合再从出风口处排出,所述的主机上还安装有驱蚊装置。
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上设有臭氧管道与风道贯通。
所述的主机内还安装有负氧离子发生器,其通过负氧离子管道与风道贯通。
所述的驱蚊装置为电热液体驱蚊器。
所述的电热液体驱蚊器包括设有电加热片的储液壶,储液壶内灌注驱蚊液。
所述的储液壶内设有吸附棒,吸附棒的下端浸泡在驱蚊液中,吸附棒(84)的上端置于电加热圈的加热孔内。
所述的驱蚊装置为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片置于电加热片内。
所述的驱蚊装置为浸泡在储液壶内驱蚊液中的海绵,储液壶顶端设有通风孔及通风扇。
所述的主机底部安装有电池与安装在主机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及LED照明灯电联。
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为HEPA过滤网。
所述的光触媒过滤网为TiO2光触媒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空气经过本过滤器净化后,空气中的细菌、尘埃、微生物等被充分过滤,在经过臭氧机负氧离子作用后,能保证车内空气洁净清新。3)该过滤器还带驱蚊功能,在户外停车休息期间保证用户不被蚊子等侵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带驱蚊功能的新型车载空气过滤器,其包括主机1,及设于主机上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的进出风口11、12间由风道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2内安装有抽风机3将空气从进风口11处吸入,空气依次经过安装在风道内的活性炭过滤网4、光触媒过滤网5过滤后与臭氧发生器6产生的臭氧混合再从出风口12处排出,所述的主机1上还安装有驱蚊装置。在对空气净化过滤的同时,还能对空气进行清新消毒,有必要时还可打开驱蚊装置,实现周围环境的驱蚊作用。
所述的臭氧发生器6上设有臭氧管道61与风道2贯通。
所述的主机1内还安装有负氧离子发生器7,其通过负氧离子管道71与风道2贯通。在空气负压的作用下,臭氧机负氧离子被混入过滤后的空气中,对车内空气起到消毒及清新的作用。
所述的驱蚊装置为电热液体驱蚊器8。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电热液体驱蚊器包括设有电加热片81的储液壶83,储液壶内灌注驱蚊液。电加热片直接浸泡在驱蚊液中,利用其提升驱蚊液的温度,加快其挥发速度,令空气中充满驱蚊液的气味,达到驱蚊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的储液壶83内设有吸附棒84,吸附棒84的下端浸泡在驱蚊液中,吸附棒84的上端置于电加热圈811的加热孔内。电加热圈直接将位于吸附棒顶端内的驱蚊液加热至沸点,使驱蚊液气化,增加其挥发速度。
所述的驱蚊装置为浸泡在储液壶内驱蚊液中的海绵85,储液壶顶端设有通风孔及通风扇86。利用通风扇工作时提升驱蚊液的挥发速度,与使用电加热的方式相比,该实施例更为省电,安全长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左,未经江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3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