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杯盖内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2930.2 | 申请日: | 2013-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蔡盛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盛陵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93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杯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保温杯的杯盖内塞结构。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为了确保保温杯的保温功能,保温杯的杯盖设计有封水塞、弹跳盖、底壳、固定盖、按钮、弹簧等构成,这样不用打开保温杯杯盖内塞即可以实现饮用水。现有的保温杯杯盖内塞结构比较复杂,拆装不方便,不便于清洗,饮水按钮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杯盖内塞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保温杯杯盖内塞结构比较复杂,拆装不方便,不便于清洗,饮水按钮操作不方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杯盖内塞结构,包括外壳8、底壳7、封水圈10、底片9、面壳5、封水塞3、弹跳盖2、按钮1;底壳7自上而下设置于外壳8中;外壳8底部有环形槽位,封水圈10设置于环形槽位中;外壳8和底壳7底部中心位置有圆孔,底片9上部的圆柱体插入于上述圆孔中,底片9下部的圆盘设置于封水圈10下面的环形槽位中;
面壳5自上而下设置于底壳7内,左卡扣4和右卡扣6卡于面壳5两侧将面壳5与底壳7紧固于外壳8中;
弹跳盖2设置于底壳7上面的卡槽上,按钮1设置于面壳5内,按钮1下面的方孔位卡在弹跳盖2下部的尖角端,弹跳盖2下部的尖角端位于底片9圆柱体上端;
封水塞3设置于弹跳盖2的圆孔中,在外壳8侧部有出水孔,封水塞3密封于出水孔的上端。
使用时,按下按钮,则弹跳盖上端向上翘起,弹跳盖下部的尖角端将底片的圆柱体向下压,底片下部圆盘将出水孔打开,出水孔下端通水,此时封水塞将出水孔上端打开,即可以饮用杯内的水。取下左卡扣和右卡扣,即可以将外壳与其内部部件分离,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第一,盖子拆装清洗方便;第二,瓶塞的按钮直接按下去即可以出水,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件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拆卸外壳后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跳盖弹起出水状态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的立体图。
图中符号说明:按钮1、弹跳盖2、封水塞3、左卡扣4、面壳5、右卡扣6、底壳7、外壳8、底片9、封水圈10、固定盖11、弹簧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新型杯盖内塞结构,包括外壳8、底壳7、封水圈10、底片9、面壳5、封水塞3、弹跳盖2、按钮1;底壳7自上而下设置于外壳8中;外壳8底部有环形槽位,封水圈10设置于环形槽位中;外壳8和底壳7底部中心位置有圆孔,底片9上部的圆柱体插入于上述圆孔中,底片9下部的圆盘设置于封水圈10下面的环形槽位中;
面壳5自上而下设置于底壳7内,左卡扣4和右卡扣6卡于面壳5两侧将面壳5与底壳7紧固于外壳8中;
弹跳盖2设置于底壳7上面的卡槽上,按钮1设置于面壳5内,按钮1下面的方孔位卡在弹跳盖2下部的尖角端,弹跳盖2下部的尖角端位于底片9圆柱体上端;
封水塞3设置于弹跳盖2的圆孔中,在外壳8侧部有出水孔,封水塞3密封于出水孔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弹簧12和固定盖11,固定盖11套装于外壳8底部中心位置圆孔周边的向上凸起部位上方,固定盖11下方设置有弹簧12。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盛陵,未经蔡盛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2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