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极耳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9520.2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星;于辰起;唐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三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周溪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电池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极耳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池极耳加工行业中,存在电池极耳单层、尺寸超差、存在气泡和焊接不良等质量缺陷。传统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存在速度慢、效率低、误检、漏检率高的缺点,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极耳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极耳检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三套摄像装置、一智能检测装置、三套光源控制装置,其还包括一基带装置、一形变辅助装置、一报警装置、以及一显示装置;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分别与基带装置、形变辅助装置、报警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的摄像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镜头、光电转换模块、A/D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其包括多个光电耦合器,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的光源控制装置,其包括同轴光源控制装置、平面光源控制装置,采集电池极耳正面、反面的透视影像的光源控制装置为同轴光源控制装置,采集电池极耳侧面的透视影像的光源控制装置为平面光源控制装置;所述的光源,其均为LED面光源,所述LED面光源与光源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Gige接口、图像采集模块、数字图像处理芯片、数字信号输出模块、以及数字I/O接口,所述Gige接口与所述摄像装置连接;所述数字图像处理芯片分别与光源控制装置、基带装置以及形变辅助装置连接;所述数字I/O接口分别与报警装置、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的基带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产品基带、一对上下压轮、一位置调整机构、以及一压力弹簧。
所述的形变辅助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一推动舌片、一推动舌片本体以及一推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有基于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分析法与黑白重心法的分析软件、与基于电池极耳图形特征与图像灰度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的处理软件的数字图像处理芯片,对电池极耳是否为单层电池极耳、是否尺寸超差、气泡或焊接不良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将现在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运用到本实用新型中,使得极耳无损检测。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稳定性能好等特点,同时,也节省了更多的人力资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耳弹力和变形量的关系曲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框架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
1.摄像装置 2.镜头 3.同轴光源控制装置
4.推动舌片 5.平面光源控制装置 6.电池极耳
7.上下压轮 8.位置调整机构 9.压力弹簧
10.推力弹簧 11.推动舌片本体 12.产品基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极耳检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三套摄像装置1、一智能检测装置、三套光源控制装置,其还包括一基带装置、一形变辅助装置、一报警装置、以及一显示装置;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分别与基带装置、形变辅助装置、报警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的摄像装置1,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镜头2、光电转换模块、A/D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其包括多个光电耦合器,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连接。
所述的光源控制装置,其包括同轴光源控制装置3、平面光源控制装置5,采集电池极耳6正面、反面的透视影像的光源控制装置为同轴光源控制装置3,采集电池极耳6侧面的透视影像的光源控制装置为平面光源控制装置5;所述的光源,其均为LED面光源,所述LED面光源与光源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Gige接口、图像采集模块、数字图像处理芯片、数字信号输出模块、以及数字I/O接口,所述Gige接口与所述摄像装置1连接;所述数字图像处理芯片分别与光源控制装置、基带装置以及形变辅助装置连接;所述数字I/O接口分别与报警装置、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的基带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产品基带12、一对上下压轮7、一位置调整机构8、以及一压力弹簧9。
所述的形变辅助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一推动舌片4、一推动舌片本体11以及一推力弹簧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三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三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9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