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面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8087.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汪兴;何泓材;罗斐斐;陈海军;杨奎;朱家昆;钱能;任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04 | 分类号: | E01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警示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狭窄地段的路面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车辆的拥有量在持续升高,给了道路带越来越大的通行压力,同时也对道路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为保证安全经常在路面设置一些警示装置来提醒驾驶员注意路况,小心驾驶。一些警示装置以警示牌的形式树立在路边,但在一些道路狭窄的地方,为了节约空间,直接将警告标示涂刷在路面上的形成路面警示装置。驾驶员在经过设置有此类路面警示装置的路段时,可以从路面获得此类路面警示装置的警告提示。此类路面警示装置在白天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但由于此类路面警示装置本身不会发光,因此在夜晚驾驶员不易看清此类路面警示装置提供的警告信息,导致此类路面警示装置在夜晚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夜晚使用的路面警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路面警示装置,包括警示标识,所述警示标识由电光源组成,还包括电源、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周壁、顶板,所述顶板为透明材质,外壳所述电源与电光源为电连接,所述电源和电光源位于外壳内部,外壳内部分为底层和顶层,所述电源位于底层,所述电光源位于顶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外壳内部并且与顶板相邻,所述充电电池位于外壳内部的底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外壳内部的顶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顶板包括聚光结构,聚光结构在顶板上,且聚光结构位于太阳能电池板在顶板的投影处。
进一步的是,还还包括控制板和光强敏感元件,控制板与光强敏感元件电连接,控制板与电光源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位于外壳内部的底层,所述光强敏感元件位于外壳内部的顶层。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位于底板与周壁之间以及顶板与周壁之间。
进一步的是,防水结构包括U型槽,还包括橡胶条,所述U型槽位于底板边沿以及顶板边沿,橡胶条嵌入U型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路面警示装置里的电光源经过排列可以组成相应的警示标识,而电光源自身可以发光,这样即使在夜晚驾驶员也可以看清路面警示装置提供的警示信息。警示装置里的电源与电光源电连接,为其提供发光所需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底板1、充电电池2、控制板3、周壁4、光强敏感元件5、电光源6、太阳能电池板7、顶板8、路面9、浅坑侧壁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警示标识,所述警示标识由电光源6组成,还包括电源、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板1、周壁4、顶板8,所述顶板8为透明材质,外壳所述电源与电光源6为电连接,所述电源和电光源6位于外壳内部,外壳内部分为底层和顶层,所述电源位于底层,所述电光源6位于顶层。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与电光源6为电连接,电源为电光源6提供电能使电光源6在夜晚可以发光。电光源6位于外壳内部的顶层,这样电光源6与顶板8之间没有其他物体的阻挡,电光源6的光线可以透过透明的顶板8。电光源6可以根据需要按照警示标识的形状排列成光源阵列,这样即使在夜晚驾驶员也可以看清发光的警示标识。
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7和充电电池2,所述充电电池2位于外壳内部的底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位于外壳内部的顶层。采用太阳能电池板7和充电电池2组成的电源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路面警示装置自主供电而不再需要外部的供电设施,使安装施工更加简单方便。由于太阳能电池板7位于外壳内部的顶层,因此阳光可以透过顶板8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7上为其提供太阳能。
聚光结构在顶板8上,且聚光结构位于太阳能电池板7在顶板8的投影处,聚光结构具体可以采用凸透镜结构,即中间厚四周薄的透明结构。具体实施时可以以每个太阳能电池板7在顶板8的投影处为中心位置,中心位置所处的地方顶板8厚度最厚,再从中心位置向四周连续均匀减薄。这样中心位置四周的光线在透过顶板8的凸透镜结构后可以汇聚到太阳能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8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