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桩基钢筋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8060.1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朱晓明;陈干;田新平;赵军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30;E04C5/16;B25H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钢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钢筋笼的组装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桩基钢筋笼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大跨径的桥梁逐步增多,大直径、超长桩基钢筋笼越来越多的在设计中被应用,桩基钢筋笼也随之具有直径大、重量重、长度长、钢筋接头多、分节对接次数多等特点。由于大直径、超长桩基的钢筋笼现场安装周期过长,故在组装桩基钢筋笼时,钢筋笼容易出现产生塌孔、孔底沉淀过多的问题,以及存在质量隐患的问题。
同时,现有的桩基钢筋笼通常是在预制梁台座上加工制作,且无标准胎架,钢筋笼加工好后再进行下道工序,但是该工序存在以下缺点:1.没有固定标准的胎架,钢筋笼绑扎和组装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制作的钢筋笼整体上参差不齐,制作的钢筋笼质量低;2.预制梁台座空间较小,距离地面较高,施工人员工作环境危险。3.钢筋笼材料需吊装运输至预制梁台座上,运输的过程占据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桩基钢筋笼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桩基钢筋笼结构,包括胎架和搭设在胎架上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节段钢筋笼和第二节段钢筋笼,第一节段钢筋笼包括若干呈圈状的第一纵向钢筋,第二节段钢筋笼包括若干呈圈状的第二纵向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还包括内部设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的两端和第二纵向钢筋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钢筋和第二纵向钢筋螺纹连接;所述胎架包括底座以及多个与钢筋笼的外壁匹配的弧形托板,每个弧形托板的两端下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桩长L≥27m,桩径φ≥1m桩基钢筋笼施工工程,它能有效解决超长桩基钢筋笼加工困难,安装周期过长导致塌孔、孔底沉淀过多而出现的施工质量隐患。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方便快捷,结构稳定性更高,不仅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性强,而且钢筋笼的对接接头连续,对接接头精度高。
所述套筒的外壳上设有滚轧花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滚轧花纹能够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转动套筒。
所述弧形托板的上端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钢筋条放置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钢筋条放置槽可以使钢筋笼更好的固定在弧形托板上。
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底板,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底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底座分成两个平行布置的底板,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成本更低。
所述底板、弧形托板和支撑柱中的一个或多个为角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角钢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预制场工厂化连续预制,其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性强;采用分节段预制,利用前一节段为固定模板,接头对接连续,对接接头精度高;钢筋采用套筒连接,加工更加的方便,操作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整体结构统一,符合统一标准。胎架可以安装在地面上,即可在地面上进行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作环境宽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钢筋笼组装完成后,一次吊装至梁台座,可以减少运输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①由于钢筋笼是在预制场里工厂化连续预制,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性强;
②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节段预制,利用前一节段为固定模板,对接接头连续,对接接头精度高;
③钢筋采用套筒连接,工艺先进,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胎架,2-钢筋笼,3-第一节段钢筋笼,31-第一纵向钢筋,4-第二阶段钢筋笼,41-第二纵向钢筋,5-第三节段钢筋笼,6-套筒,7-底座,71-底板,8-弧形托板,9-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8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用轮毂外附式外转子电动机
- 下一篇:套管预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