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健腹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023.9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余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李晓亮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健腹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健腹椅,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腹部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进步,人们对身体保健也越来越重视,而最好的保健方式莫过于运动了,因此,各种室内使用的健身器械也相继上市,尤其是能训练腹部肌肉的健腹器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但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健腹器结构通常是一平台,使人体平躺,再以类似仰卧起坐的方式,以往复伸屈腹部肌肉,而达到训练腹部肌肉的效果,可是这种健腹器的缺点在于仰卧起坐非常费力,不容易坚持,且锻炼不到脊背。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105372U中公开一种健腹器,该健腹器主要利用靠背的旋转达到健腹的目的,而该结构中与平面接触的只有坐垫下方的支架,直接影响了该结构在使用者运动时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其使用时的可靠性,其只是利用拉簧作为运动时人体上肢下压的复位结构,该结构承受能力有限,而针对较大质量的使用者则存在不安全的现象,而该健腹器其机构较为复杂,加工工艺复杂,进而成本较高。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健腹器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可方便折叠且运动时安全可靠性高的折叠式健腹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折叠式健腹椅,该健腹椅包括底架、靠背、支架、坐垫及两拉簧,其中:
底架,其为“工”字形架体,该底架一端与坐垫铰接并能以铰接点为轴心旋转,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定位套及贯穿底架的固定柱,所述定位套为单向定位套;
靠背,其包括了靠背杆及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固定于靠背杆一侧,所述靠背杆为与人体背部相匹配的弧形杆且其后侧设置有连接套,该靠背杆上还设置有贯穿靠背杆的定位柱;
支架,其位于底架定位套及靠背的连接套之间,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及自由端,该支架的固定端铰接于定位套并能以铰接点为轴心单向旋转,该支架的自由端铰接于连接套并能以铰接点为轴心旋转,用于附和人体上肢进行的躺下及抬起的运动,从而形成健腹机构;
两拉簧,其分别设置于靠背的两侧,每个拉簧的两端分别套设于固定柱及定位柱上,形成弹性辅助运动结构。
进一步,所述底架包括两个横杆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纵向连接于两横杆之间并形成“工”字形结构,所述定位套固定于连接杆上,所述每个横杆的两端均套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所述定位套为具有一开口侧面的矩形框套,该定位套竖直固定于连接杆上,且开口侧面朝向坐垫方向,所述支架的固定端铰接于定位套上并伸入定位套内,形成单向定位套结构。
进一步,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定位孔,一锁紧杆依次穿过定位套及位于定位套内的支架,形成支架锁紧定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为具有一开口侧面的矩形框套,其中部板状体固定于靠背杆后侧,而两翼的弯折体用于与支架配合铰接,形成靠背杆旋转结构。
进一步,所述滚轮组至少包括两个滚轮,而每个滚轮包括一轮滚杆及包覆于滚轮杆两端的弹性体。
进一步,所述固定柱及定位柱的两端均具有拉簧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支架为一旋转连杆,该支架的自由端为圆环式端头,由一螺杆穿过连接套及支架的自由端形成铰接结构,而支架的固定端为柱状端头,由一螺杆穿过定位套及支架的固定端形成铰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设置于坐垫下方的支架去除,这时使用者在使用时即为膝盖隆起状,其导致人体上肢下压动力增加,从而增加上肢复位的力度,从而增加运动强度,增加运动趣味,同时有效降低投入成本;而为了符合及确保使用者在较大下压力作用下安全的运动,本新型设置了靠背随上肢下压及抬起的结构,并同时利用单向定位套及锁紧杆同时作用,达到较高安全性及运动可靠性的目的;另一方面本新型折叠方便快捷,达到收纳方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折叠式健腹椅,该健腹椅包括底架1、靠背2、支架3、坐垫4及两拉簧5,所述坐垫4与底架1连接,而靠背2通过支架3与底架1连接,所述两拉簧5分别设置于靠背2两侧,而具体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