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海高清视频采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6368.2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郁;杨俊毅;沈耀杰;方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22;G08C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视频 采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深海图像采集为主要功能的水下视频采集控制系统,具体是提供一种用于深海探测的高清视频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之一在海洋。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世界人口数量剧增、陆地资源锐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进军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世界海洋技术领域的一大主题,因此,基于高新技术的海洋环境资源探测已成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海底摄像作为一种新型的深海探测手段,在海底天然气、矿物等资源勘探和深海环境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水下摄像系统已成为深海探测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但是视频分辨率不够高,属于常规的普清摄像技术。在深海海底光线不足以及其他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摄像机获得的视频无法直观正确地显示海底环境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深海探测的视频及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以满足对深海环境可视化探测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由甲板系统和水下系统两部分组成,甲板系统与水下系统之间采用万米铠装光缆进行连接与通信。
所述的甲板系统由高清电视、高清视频编码板卡、网络视频服务器、第一高清光纤通信机、PC机、甲板控制电路组成;第一高清光纤通信机带两路SDI高清视频输出,接收来自深海的视频及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网络视频服务器和装有视频编码板卡的PC机,再通过网络、PC机或者高清电视观测实时的深海视频,甲板控制电路通过RS-485接口连接第一高清光纤通信机,采集水下系统的传感器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
所述的水下系统由第一SDI高清摄像机、第二SDI高清摄像机、水下舱体、第二高清光纤通信机、多串口嵌入式CPU、交换机、网络高清摄像机、深海照明灯和深海传感器组成;水下舱体内置了第二高清光纤通信机、多串口嵌入式CPU和交换机;第一SDI高清摄像机、第二SDI高清摄像机都直接与第二高清光纤通信机的SDI接口连接,网络高清摄像机通过交换机与第二高清光纤通信机的网络口连接;第二高清光纤通信机一端连接万米铠装光缆,另一端通过RS-485接口与多串口嵌入式CPU连接;多串口嵌入式CPU通过第二高清光纤通信机的RS-485接口接收来自甲板系统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SDI高清摄像机、第二SDI高清摄像机、网络高清摄像机以及深海照明灯的开关,通过串行通信接收深海传感器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具有多路HD-SDI或千兆网络接口的高清摄像功能,能够进一步提升深海视频数据的清晰度,具有数据采集控制接口,提高了水下摄像系统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海高清视频采集控制系统的构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海高清视频采集控制系统甲板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海高清视频采集控制系统水下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深海高清视频采集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针对深海探测还缺乏高清摄像系统方案这一现状,利用最先进的高清摄像设备与高速光纤传输技术实现了一个分辨率较高,置于深海的水下高清摄像系统将视频图像以及传感器数据通过万米铠装光缆传输给甲板高清光纤通信机,具有灵活扩展性的海底可视化探测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深海高清视频采集控制系统分为甲板系统和水下系统两部分,甲板系统与水下系统之间采用万米铠装光缆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甲板系统由高清电视1、高清视频编码板卡2、网络视频服务器3、第一高清光纤通信机4、PC机5、甲板控制电路6组成。第一高清光纤通信机4带两路SDI高清视频输出,接收来自深海的视频及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网络视频服务器3和装有视频编码板卡2的PC机5,再通过网络、PC机5或者高清电视1观看深海视频,甲板控制电路8通过RS-485接口连接第一高清光纤通信机4,采集水下系统的传感器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6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量自动计量给料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娱乐健身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