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模块的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25178.9 | 申请日: | 2013-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王建帅;马亚旭;陈宇;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模块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模块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大客车上的冷却系统中,一般将冷却系统中的膨胀水箱、水箱调整杆以及转向油罐装配到车身骨架上,而将水箱等冷却模块的支架均安装在底盘上,由于车身骨架与底盘安装的累积误差较大,导致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管、调整杆一致性较差,甚至会造成同样的件在多个车辆之间的状态不一致或者零件无法安装,并且,由于部分支架需要与车身骨架相连接也使得发动机舱隔热棉的装配工艺变得复杂。此外,由于车身与底盘分属的系统不同,导致工艺性也较差,还有,由于客车本身的结构所限,其后部空间也较紧凑,所以上述零件分开装配,也增加了零件数目,对空间以及车身与底盘配合程度的要求也较高。目前大多数的这种连接形式的缺点是:
1.将冷却模块零件分装在车身和底盘上,累积误差大,一致性差;
2.将冷却模块零件分装在车身和底盘上,影响发动机舱隔热棉的装配工艺;
3.零件数目多,对客车紧凑的布置空间要求比较高,各相对位置的尺寸对车身和底盘的配合程度要求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模块的支撑装置,它具有强度高、可靠性高、结构紧凑、装配简便和一致性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模块的支撑装置,它包括组合支架,所述组合支架包括两根竖向支架和两根横向支架组合成的“门”字形框架,所述“门”字形框架的一侧焊接有“丁”字形支架。
所述组合支架整体采用矩形管搭接成框架式结构。
所述组合支架的下端通过螺栓与车架上翼面连接,所述组合支架的上端安装有膨胀水箱,所述组合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水箱调整杆,另一侧安装有转向油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强度高,结构紧凑,累积误差小;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且易于装配,组合支架完全装配在车架上,省去了与车身的连接,这样使得所有的冷却单元零件均能装在底盘上面,避免了车身与底盘之间的装配误差的影响,不仅工艺性好,而且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2.组合支架,3.水箱调整杆,4.膨胀水箱,5.转向油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冷却模块的支撑装置,它包括组合支架2,所述组合支架2包括两根竖向支架和两根横向支架组合成的“门”字形框架,所述“门”字形框架的一侧焊接有“丁”字形支架,所述组合支架2整体采用矩形管搭接成框架式结构,所述组合支架2的下端通过螺栓与车架1上翼面连接,所述组合支架2的上端安装有膨胀水箱4,所述组合支架2的一侧安装有水箱调整杆3,另一侧安装有转向油罐5。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5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电线路绝缘子W型销电动式取销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安全电力设备抽屉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