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鲟鱼用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633.3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渔夫水产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施娥娟;黄志兴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鲟鱼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鲟鱼用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鲟鱼用孵化装置是鲟鱼养殖场内的必备设施,其基本要求是保证适宜的水流和水温,达到最好的冲洗孵化中受精卵的效果,保证孵化率。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56555A公开了一种西伯利亚鲟人工繁殖方法及孵化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690896公开了一种鲟鱼用瓶式孵化装置,然而上述两种孵化装置虽然能够解决受精卵翻动不均匀的问题,但是这种瓶式孵化装置的用水量较大,导致整个孵化过程的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鲟鱼用孵化装置以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鲟鱼用孵化装置,该孵化装置能够较好地实现节约用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鲟鱼用孵化装置,包括供水管、孵化槽、排水管以及拨卵装置,所述供水管用于向所述孵化槽中供水,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所述孵化槽中的水,所述拨卵装置能够拨动所述孵化槽中的水以使所述孵化槽中的鱼卵翻动,其中,所述供水管能够同时向所述孵化槽的上部和下部供水。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包括上行进水口和下行进水口,所述上行进水口位于所述孵化槽的上方,所述下行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孵化槽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能够分别排出所述孵化槽的上部的水和下部的水。
优选地,所述孵化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鲟鱼用孵化装置还包括集苗水箱,各个所述孵化槽的上部与所述集苗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集苗水箱中设置有滤网,所述集苗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滤网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鲟鱼用孵化装置还包括集苗管道,各个所述孵化槽的上部通过所述集苗管与所述集苗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拨卵装置包括拨卵器、集水槽、连接线、滑轮以及复位配重体,所述集水槽与所述集苗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集水槽与所述复位配重体分别位于所述孵化槽的相对的两侧并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并且所述集水槽可转动地安装以使所述集水槽能够倾翻,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孵化槽的所述两侧上,所述连接线绕经所述滑轮,所述拨卵器位于所述孵化槽的底部并连接至所述连接线。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拨卵器形成为波纹板状。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下方设置有水箱。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孵化槽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鲟鱼用孵化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孵化槽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的支腿高度可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供水管设置为能够同时向孵化槽的上部和下部供水,使得孵化槽上部和下部的水都能得到及时交换,新鲜的水质和氧气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孵化槽中,在保证孵化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换水效率,实现了节约用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孵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供水管 2孵化槽 3集苗水箱 4滤网
5拨卵器 6集水槽 7连接线 8滑轮
9复位配重体 10水箱 11第一排水管 12第二排水管
13支架 14集苗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鲟鱼用孵化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供水管1、孵化槽2、排水管以及拨卵装置,所述供水管1用于向所述孵化槽2中供水,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所述孵化槽2中的水,所述拨卵装置能够拨动所述孵化槽2中的水以使所述孵化槽2中的鱼卵翻动,其中,所述供水管1能够同时向所述孵化槽2的上部和下部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渔夫水产技术开发中心,未经北京渔夫水产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