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码印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062.3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8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华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云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1/02 | 分类号: | B41K1/02;B41K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码 印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章,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识别的二维码印章。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所使用的印章,包括单位公章、财务印章、发票专用章、法人代表印章和个人印章等,都是由单位或个人名称、印章功能名称、印章编号和简单图形或符号等内容组成的,功能性较小,只能起到对印章内容的确认作用。因其信息量较少,对其单位或个人更多信息不能做较全面的了解和确认。而二维条形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这样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自然地想到把二维码设置成所使用印章的章面,这样人们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由于二维码面的特有形状,这使用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很难辨别出所使用的二维码印章其所对应的为哪一个印章,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识别的二维码印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维码印章,包括章体和手柄,所述手柄固定地设置在章体章背的中部;所述章体的章面设置为二维码章面;所述章体的章背上还设置有圆弧槽,并把圆弧槽的槽底设置成可书写的平面;所述章体在圆弧槽的上方还放置有槽盖,且所述槽盖是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透过槽盖直接观测到圆弧槽的槽底。
进一步地,所述章体在圆弧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还设有凹槽,并在凹槽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于章体中心线对称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槽盖设置成与圆弧槽等宽的圆环面,并在其两个对称面上设置有与缺口相对应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在其任一水平面上的宽度都小于圆弧槽的内直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维码印章在使用之前,可以首先在章体中圆弧槽的槽底上写上用于识别章面的标记,以达到人们在使用印章前可以通过其上标记来判断出印章所对应的内容;这样人们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透入槽盖直接看到之前所写的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来认出所使用的二维码印章其对应的内容,这样就便于了人们对二维码印章的识别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维码印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维码印章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维码印章中不放置有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维码印章中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章体;2、手柄;3、二维码章面;4、圆弧槽;5、槽盖;6、凹槽;7、缺口;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维码印章,包括章体1和手柄2,所述手柄2固定地设置在章体1章背的中部;所述章体1的章面设置为二维码章面3;所述章体1的章背上还设置有圆弧槽4,并把圆弧槽4的槽底设置成可书写的平面;所述章体1在圆弧槽4的上方还放置有槽盖5,且所述槽盖5是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透过槽盖5直接观测到圆弧槽4的槽底。
其中所述章体1在圆弧槽4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还设有凹槽6,并在凹槽6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于章体1中心线对称的缺口7;所述槽盖5设置成与圆弧槽4等宽的圆环面,并在其两个对称面上设置有与缺口7相对应的凸块8;所述手柄2在其任一水平面上的宽度都小于圆弧槽4的内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维码印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槽盖5使得其上的凸块8与缺口7在同一竖直面上,这样就可以把槽盖5进过手柄2从章体1上取下;接着在圆弧槽4的槽底上写上人们便于识别其二维码印章的标记,再反向重复上述的步骤把槽盖5放置在章体1的圆弧槽4上方,并通过槽盖5上的凸块8与缺口7在不同竖直面上而挡住槽盖5,以达到把槽盖5限位在章体1上的目的。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透入槽盖5直接看到之前所做的标记,并以此为依据来认出所使用的二维码印章其对应的内容,这样就便于了人们对二维码印章的识别作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云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云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源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人体通信的智能家居交互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