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防反接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609.8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嘉俊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6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反接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源防反接电路。
背景技术
在使用外接电源的电子设备中,如果电子设备的电源接反,会造成电子设备永久性的损坏。现有的电源防反接电路采用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达到防止电源反接损坏电子设备的目的。但是,由于二极管的压降固定,造成其消耗的功率过大,产生热量,造成电路稳定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功耗较小的电源防反接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源防反接电路,连接于电源及负载之间,包括:电阻R1、第一P型MOS管Q1、第二N型MOS管Q2、电阻R2、电阻R3、发光二极管LED1,其中,所述电阻R1连接于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源极连接至电源正极,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极连接至电源负极,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极,电阻R2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极及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漏极连接至电源负极;所述负载正极连接至电源正极,所述负载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所述电阻R3连接至电源正极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至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
进一步,在上述电源防反接电路中,所述负载为LED灯。
进一步,在上述电源防反接电路中,所述负载为白炽灯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简单可靠、稳定性高、功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反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防反接电路100包括电阻R1、第一P型MOS管Q1、第二N型MOS管Q2、电阻R2、电阻R3、发光二极管LED1。
其中,所述电阻R1连接于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之间,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源极连接至电源正极,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极连接至电源负极,所述第一P型MOS管Q1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极,电阻R2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极及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漏极连接至电源负极;负载正极连接至电源正极,负载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所述电阻R3连接至电源正极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至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载为LED灯或白炽灯泡。
当电源正常接入时,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源极电压为负,第一P型MOS管Q2导通,同理,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源极电压为正,第二N型MOS管Q2导通,则连接至第二N型MOS管Q2源极的发光二极管LED1有电流通过,则发光二极管LED1亮灯提示电源正常接入。
当电源反接时,第一P型MOS管Q1的栅源极电压为正,第一P型MOS管Q1截止,同理,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源极电压为负,第二N型MOS管Q2截止,则连接至第二N型MOS管Q2源极的发光二极管LED1无电流通过,则发光二极管LED1不发光,处于灭灯状态,提示电源反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防反接电路通过设置第一P型MOS管Q1和第二N型MOS管Q2使得当电源反接时,提供给第一P型MOS管Q1和第二N型MOS管Q2的栅源极的偏执电压与第一P型MOS管Q1和第二N型MOS管Q2导通时所需的偏执电压的极性相反,致使第一P型MOS管Q1和第二N型MOS管Q2处于截止状态,则连接至第二N型MOS管Q2的源极的负载无电流通过,则电源无电压输出,达到防反接目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简单可靠、稳定性高、功耗较小。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嘉俊,未经吴嘉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热输入焊接用铜质挡板
- 下一篇:一种锯齿拨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