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过载保护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3080.X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挺 |
主分类号: | H01H71/14 | 分类号: | H01H71/14;H01H71/58;H01H7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过载 保护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过载保护开关。
背景技术:
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至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了安全载流量,就叫导线过载。一般导线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过载时,温度超过该温度,会使绝缘迅速老化甚至于线路燃烧。在机械中,在轴超过所能承受的负载时,过载保护可以防止过载而造成的器械损坏。
建筑物中的照明线路,有可能引起导线或电缆长时间过载的动力线路,以及采用有延烧性护套的绝缘导线敷设在可燃或难烧建筑构件上时,都应采取过载保护。线路的过载保护宜采用自动开关。运行时,自动开关长延时动作整定电流不应大于线路长期允许负载电流。
但目前的自动开关接触性能较差,导致稳定性、导电性能均较差,不能在线路过载的时候提供较好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过载保护开关,它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更好的接触,增加稳定性,更好的导电。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按钮1、开关外壳2、指示灯3、导电弹簧4、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E级接线端子7、固定触点8、活动触点9、金属弹片10、连接杆11、外壳卡扣12和外壳挡板13,开关外壳2的后端设置有外壳挡板13,开关外壳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壳卡扣12,开关外壳2的上端设置有按钮1,按钮1下端通过连接杆11与金属弹片10连接,活动触点9铆接在金属弹片10中间凸起小弹片上,活动触点9下端对应设置有固定触点8,开关外壳2的下端设置有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E级接线端子7,固定触点8与E级接线端子7连接,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均通过导电弹簧4与按钮1下端的指示灯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按钮1与连接杆11相连接,连接杆11又与金属弹片10相连接,活动触点9铆接在金属弹片10中间凸起小弹片上,断开状态,按下按钮1时,连接杆11带动金属弹片10,使活动触点9与固定触点8处于闭合状态,通电。在电源过载时,金属弹片10发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金属弹片10弹开,使活动触点9与固定触点8分开,断电。在这过程中,金属弹片10带动连接杆11,使按钮1复位。
利用导电弹簧4连接指示灯3和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接触,增加稳定性,更好的导电。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更好的接触,增加稳定性,更好的导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按钮1、开关外壳2、指示灯3、导电弹簧4、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E级接线端子7、固定触点8、活动触点9、金属弹片10、连接杆11、外壳卡扣12和外壳挡板13,开关外壳2的后端设置有外壳挡板13,开关外壳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壳卡扣12,开关外壳2的上端设置有按钮1,按钮1下端通过连接杆11与金属弹片10连接,活动触点9铆接在金属弹片10中间凸起小弹片上,活动触点9下端对应设置有固定触点8,开关外壳2的下端设置有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E级接线端子7,固定触点8与E级接线端子7连接,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均通过导电弹簧4与按钮1下端的指示灯3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为:按钮1与连接杆11相连接,连接杆11又与金属弹片10相连接,活动触点9铆接在金属弹片10中间凸起小弹片上,断开状态,按下按钮1时,连接杆11带动金属弹片10,使活动触点9与固定触点8处于闭合状态,通电。在电源过载时,金属弹片10发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金属弹片10弹开,使活动触点9与固定触点8分开,断电。在这过程中,金属弹片10带动连接杆11,使按钮1复位。
利用导电弹簧4连接指示灯3和L级接线端子5、N级接线端子6,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接触,增加稳定性,更好的导电。
本具体实施方式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更好的接触,增加稳定性,更好的导电。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5-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含指示灯接线柱14,外壳挡板13上设置有指示灯接线柱14,指示灯3通过指示灯接线柱14安装在外壳挡板13上,盖上外壳挡板13后,导电弹簧4与指示灯接线柱14牢牢接触,导电。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挺,未经张志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触头座
- 下一篇:一种三相分立式断路器的分合闸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