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轧机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2429.8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荷;李高龙;朱占国;魏冬;张淑琴;李敏;王鸿源;毛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351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轧机,具体为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轧制铜带箔材时经常出现因轧制油除不净,导致轧制速度低、产能发挥不出来、生产成本高,尤其是高速轧制时更为突出。因此轧制油能否除净对于铜带的生产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铜带轧制过程中轧制油不能除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包括一个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一对竖直设置的支撑板以及水平连接在支撑板顶部之间的水平板;两个支撑板的下部开有孔,孔内各设有一个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压辊;每个支撑板由顶部向中部竖直开有凹槽,凹槽的两侧边上竖直设有一对导轨,一对导轨之间滑动设有一个第二轴承座;所述两个第二轴承座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压辊;所述水平板上与两个支撑板对应的位置处均竖直安装有一个气缸,水平板与支撑板凹槽上部开口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孔,气缸的活动端向下穿过孔与第二轴承座的上部相固接;第一压辊与第一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第二压辊与第二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气泵与气缸连接形成供气回路;调节气缸活动端,使第二压辊随第二轴承座向下运动,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距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此时,穿过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铜带在两个压辊的挤压之下,铜带上的轧制油就被清除掉了。铜带的开卷与收卷通过相应的开卷机以及卷取机进行,第二轴承座滑动设置在导轨之间,可以有多种结构可供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是易于实现的;具体应用时,还可以采用多个除油装置对铜带进行多级除油,除油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对间距可调的压辊对铜带进行除油,除油效果良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组装维护都非常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支撑板,2-水平板,3-第一轴承座,4-第一压辊,5-导轨,6-第二轴承座,7-第二压辊,8-气缸,9-精轧机除油装置,10-测厚仪,11-导向辊,12-精轧机,13-带材,14-第一轴承,15-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精轧机除油装置,包括一个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一对竖直设置的支撑板1以及水平连接在支撑板1顶部之间的水平板2;两个支撑板1的下部开有孔,孔内各设有一个第一轴承座3,两个第一轴承座3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压辊4;每个支撑板1由顶部向中部竖直开有凹槽,凹槽的两侧边上竖直设有一对导轨5,一对导轨5之间滑动设有一个第二轴承座6;所述两个第二轴承座6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压辊7;所述水平板2上与两个支撑板1对应的位置处均竖直安装有一个气缸8,水平板2与支撑板1凹槽上部开口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孔,气缸8的活动端向下穿过孔与第二轴承座6的上部相固接;第一压辊4与第一轴承座3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4,,第二压辊7与第二轴承座6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5。
水平板2与支撑板1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轴承安设在相应的轴承座内,压辊的转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承座6与导轨5相配合,可以沿导轨上下滑动。
如图3所示,在轧制工艺后设置有多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进行多级除油。带材13在经过精轧机12轧制后均通过三道精轧机除油装置9除油,除油效果良好,然后由测厚仪10测量并经导向辊11导向后进行卷取。第一道精轧机除油装置9的压辊的直径约160mm左右,它主要起到一个挡油或简单除油的作用。速度一定时,直径越大,转速越低,给粘在辊子上的油留有一定的脱离时间;反之,直径越小,给粘在辊子上的油留时间就越短,辊子上的油就越难脱离,油就越难除的很干净。
对于轧制铜带箔材精轧机而言,三道除油装置在轧制0.15~0.20mm厚的带材时,轧制速度由原来不超过180m/min提高到在400m/min以上,除油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2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