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落煤管防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2066.8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校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煤管防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煤管防磨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通常采用料仓给煤进入螺旋给煤机,再通过螺旋给煤机转动将煤转出,进入垂直方形落煤筒,再通过落煤斜管段滑落进入炉膛。
由于锅炉给煤垂直下落对正下方的落煤斜管段造成了冲击磨损,经常造成使用不到两个月便磨穿,落煤斜管段与炉墙浇注连接必须停炉大修更换,因此我们经常采取措施进行停炉临时补焊,但是由于造成了落煤管坑洞,煤湿度较大,又造成了湿煤堆积堵塞,严重影响了锅炉正常生产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煤管防磨装置,能够采用旋转减速方法减缓给煤下落速度,同时改变落煤运动曲线,变垂直下落冲击为滚动摩擦,大大减轻了落煤管道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落煤管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落煤调节板、落煤减速器与固定架;落煤调节板包括长方体结构的调节板,调节板一端设有把手,落煤调节板位于落煤减速器上方;落煤减速器包括转轴,转轴为钢管,转轴的四周均匀焊接八片叶片,叶片为长方体结构,叶片上粘有胶皮;固定架包括两块固定板和旋转主轴,两块固定板中心分别设有轴孔,固定板的四角分别设有小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方形落煤筒两侧钢板上;落煤减速器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方形落煤筒中,旋转主轴从落煤减速器的钢管中心穿过,旋转主轴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两侧轴孔固定。
所述调节板为钢板,其长度为600mm,宽度为400mm,厚度为6mm,把手为30mm的角铁。
所述落煤减速器的转轴为20钢管,长度为380mm,叶片的长度为350mm,宽度为120mm,厚度为2mm。
所述叶片上粘有2mm厚的胶皮。
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板为钢板,长度为3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3mm,固定板中心的轴孔直径为20mm,钢板四角设有直径为8mm的小孔,小孔距固定板的边缘为10mm;旋转主轴为直径18mm的圆钢,主轴长度为400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将落煤调节板固定在方形落煤筒直管中段,在方形落煤筒上距落煤前筒壁150mm处开两道8mm缝,供调节板插入使用,开缝角度25°~30°,缝隙两侧粘10mm厚毛毡,防止煤尘二次飞扬;
(2)在距落煤直管底部40mm处将筒壁两侧开长280mm宽280mm的孔,根据固定架的固定板四角小孔的位置在筒壁上焊∮6mm螺栓八个,将固定架板插入螺栓,内衬胶皮紧固螺栓;
(3)旋转主轴从落煤减速器的钢管中心穿过,将落煤减速器与∮18mm主轴组合;
(4)将一侧固定架板插入螺栓,内衬胶皮垫紧固螺栓;
(5)将落煤减速器与∮18mm主轴插入固定板中心轴孔;
(6)将另一侧固定板插入主轴,内衬胶皮垫紧固螺栓,此时,固定板分别位于落煤筒两侧外壁上,并用螺栓紧固;
(7)启动螺旋给煤机,落下的煤通过调节板实现一次减速,并调节角度使煤二次落在落煤减速器旋转叶片上,通过不断落煤使叶片不停转动,同时二次使给煤减速滑落在落煤斜管上,使垂直冲击变为滑落摩擦,大大减少了对落煤斜管的冲击磨损;
(8)叶片磨损后,打开固定板四颗螺栓定期更换旋转装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防磨原理是:采用旋转减速方法减缓下落速度,同时改变落煤运动曲线,变垂直下落冲击为滚动摩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煤管防磨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充分利用了旋转叶片缓冲减速作用,降低落煤速度,同时改变落煤运动曲线,变垂直下落冲击为滚动摩擦,大大减轻了落煤管道的磨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制作成本低,更换灵活简单,利于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落煤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落煤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给煤机,2为煤仓,3为方形落煤筒,4为落煤调节板,5为落煤减速器,6为固定架,7为落煤斜管,8为炉膛;
4.1为调节板,4.2为把手;5.1为转轴,5.2为叶片;6.1为固定板,6.2为轴孔,6.3为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2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油气管道缺陷内检测器的盲插上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