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存储箱功能的自动售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1616.4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宁辉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储 功能 自动 售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售货装置,特别是一种带存储箱功能的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自动售货机,其结构是将一个矩形柜体的机身用隔板隔出若干独立的空间——货仓,每个货仓有供用户拿取商品的门——货仓门,货仓门与货仓相邻处装有电控锁控制货仓门的开启。通常情况下,货仓门处于关闭状态,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使货仓里的商品不被人随意取走;工作时,自动售货机管理员事先将不同商品存放的货仓、价格等信息存入自动售货机的控制装置,有顾客需要购物时,可按照自动售货机的交易流程操作,如:通过自动售货机上的输入装置选择商品,通过结算装置支付商品的费用等等,只要满足交易条件,自动售货机即可发出指令,使电控锁打开该商品所在货仓的货仓门,允许顾客取走自己所购商品,完成交易。如果管理人员需调整商品时,可以通过开启货仓门进入货仓,也可以在货仓门之外,另开门进入货仓,只要保证另开的门只能由管理员开启,用户不得开启即可。
由于每个货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所以每个货仓内一次只能摆放一件商品,每个货仓完成一次交易,都需要管理人员重新添加一件。于是,这种设备在实际运用中就有一个不方便之处:每次添加商品时都需要管理员携带一件货物前往补充。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存储箱功能的自动售货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存储箱功能的自动售货机,包括机身,机身内分割为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货仓,每个货仓设置至少一个货仓门,货仓门与货仓之间设有门控装置且通过门控装置控制货仓门的开启,还包括一个可活动的内门,所述内门关闭后将至少一个货仓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外仓和内仓,所述内门打开后,外仓和内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机身为一箱体,其结构类似超市存包柜,即在机身内用隔板分割出若干独立小空间,每个空间为一个货仓。货仓为放置商品的场所,每个货仓上设有供用户拿取商品的货仓门,货仓门关闭时,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空间,供存放商品之用,可以保证货仓里的商品不被人任意取走;货仓门打开则允许消费者取走里面的商品,也可供管理员调整商品。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机身的外形如同超市里的存包柜为矩形箱体,隔板呈垂直或水平状分割箱体,所得货仓也为矩形,货仓上开有矩形的孔,装有与孔形相适配的矩形货仓门。
内门是一个设置在货仓内的门,它只能由自动售货机管理员控制开、关。内门开启时,货仓的空间结构基本不变,其功能也不改变;内门关闭时,可以将货仓分割成两个各自独立的空间——内仓和外仓,其中外仓是打开货仓门能直接进入的空间,放在外仓的商品只要开启货仓门即可被用户取走,而内仓则因内门的阻隔使得用户不能随意进入,即用户满足交易条件时,自动售货机发出指令打开货仓门,用户可取到摆放在外仓的商品,但不能随意取得存放于内仓的备用商品。自动售货机管理人员如需取出内仓的备用商品,可以同时开启货仓门和内门,进入内仓,也可在内仓的仓壁处另开门直接进入,只要保证另开的门只能由管理人员开关即可。实际运用时,内门可以采用卷帘门的方式实现,将卷轴安装于自动售货机机身上部,可以用在卷轴上安装外罩将卷轴罩住的方式,保证只能由管理人员打开罩子,操纵卷轴收放卷帘,实现内门的开、关。在机身中沿卷帘放下的垂线开槽口,在保证不影响卷帘放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槽口的宽度,以将卷帘门对原货仓的结构影响降到最小,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内门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多种隔离门的装置实现,只要内门结构不影响原货仓的功能实现,且该内门只能由管理人员控制开关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门可以为卷帘门或拉帘门。内门为穿越货仓的卷帘门或拉帘门时,其开启时,内门收于机身上部的卷帘轴上或顺导轨收于机身后部,关门时,将门拉下,内门穿越货仓,将货仓分割成内仓和外仓。较佳的,作为内门的卷帘门放下或作为内门的拉帘门关闭时所形成的平面与货仓门所在的平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宁辉,未经陈宁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1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