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0020.2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贾凯伦;周晔晖;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9/00 | 分类号: | B41J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 |
地址: | 1013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打号机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打号机用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工厂中,车身号由机器人进行打号,但是机器人打号偶尔会出现打号浅,号码不清晰的现象。以北京现代杨镇工厂目前已经量产的3种车型为例,每一种车型在机器人打号的过程中都会偶尔出现打号不良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利用便携式打号机进行重新打号,然而不同的车型因为定位装置的不同会需要不同的便携式打号机,这就为实际车身打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根据不同车型车身地板上的定位孔大小和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不同,通过在定位夹具本体上安装定位销,将夹具和打号机固定连接,从而确保打号机与车身之间的固定,实现不同车型通过更换不同定位夹具进行打号的目的,为车身便携式打号带来极大便利。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安装在夹具本体上用于插入车身地板定位孔的一个或多个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夹具本体呈U型。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同一侧。
特别是,每两个所述定位销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地板每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相当,便于对应插入车身地板上的定位孔。
特别是,根据车身地板定位孔直径的不同,所述两个定位销的直径也不尽不同。
优选地,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打号机的至少一个螺纹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通过在夹具本体上安装定位销,使得定位销与车身地板上的定位孔直径相同,同时多个定位销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地板上多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相等,能够正好插入车身地板上的定位孔中,实现了不同车型可通过更换不同定位夹具进行打号的目的,为车身便携式打号带来极大便利;
2)本实用新型夹具本体整体呈U型,既减轻了夹具本体重量,又适合打号特性,即不影响打号针头的运动;
3)通过在夹具本体上开设螺纹通孔,便于将夹具和打号机固定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夹具可根据不同车型制定不同尺寸和规格的产品出来,适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夹具本体;2-定位销;3-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同时配有附图,以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白车身打号机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在夹具本体1上安装有定位销2,定位销2与车身地板上的定位孔直径相同,当定位销2的数量为多个时,则多个定位销2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地板上多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便于定位销2恰好插入车身地板上的定位孔中。
具体地,夹具本体1可呈U型,这样既可减轻夹具本身重量,同时适合于打号特征,不会影响到打号针头的运动。本实施例的实例中,定位销2的数量为 优选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夹具本体1的同一侧,当然考虑到夹具的实际使用模式,当定位销2数量多于两个时,也同样位于夹具本体1的同一侧,这种情况下,每两个定位销2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地板每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相当,正好插入定位孔中,由于不同车型或者同一车型车身上的定位孔直径不同,所以多个定位销2的直径可能也不尽相同。
如图3所示,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固定连接在打号机上,在夹具本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通孔3,通过螺栓将二者固定连为一体。
使用时,将夹具本体1与打号机对应连接,使得螺纹通孔3与打号机上的通孔(或孔槽)对应,再用螺栓将夹具本体1和打号机连接起来,接着将定位销2(如两个)固定在车身中地板横梁上,完成打号机与车身地板的固定,最后开始打号,号码清晰、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0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现场稽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稻直播机的田面水平仿形挂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