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翻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9922.4 | 申请日: | 2013-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毕静芝;王海英;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静芝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功能 翻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翻译器,属于翻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际间合作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文字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和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公司、家庭等购买了各种翻译软件或是雇佣人工翻译以满足需求。对于各种各样的翻译方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方面,各种翻译方式,都局限于文本翻译,或者是口语翻译,不能满足人们的综合需要,另一方面,翻译往往局限于词典、电脑这类不方便携带和移动的工具,给翻译造成了一些影响。
特别是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各种各样的新型词汇出现,口语翻译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对新的翻译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各种翻译软件而言,往往是需要人工输入内容,然后逐字、逐词、逐句的翻译,既影响翻译速度,也容易出现漏译,在发生错误时,更是无法修改和调整。市场上所销售的软件多为文本翻译软件,它不能有效、快速的满足人们对翻译的需求和对口语翻译的需求。对于人工翻译来说,也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并且花费的成本较高。
为了提高翻译的精确度与翻译速度,各种翻译软件的设计者和相关翻译界的人士绞尽脑汁,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人们始终立足翻译软件本身或文字本身,并没有人想到设计制造一种全新的设备来解决问题。虽然他们设计的各种翻译软件和人工翻译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依然不能有效、快速的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翻译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人们在多方面的需要,既能帮助翻译单个词汇,也能翻译文本,还能翻译口语,并便于人们携带和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翻译器,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内设置有微芯片,微芯片上连接有词汇数据库、语音数据库、文字识别器、语音识别器和电池模块,壳体正面设置有显示屏、键盘、扫描器、语音翻译按钮、文本翻译按钮、音频播放开关、待机指示灯、工作指示灯和充电指示灯,壳体背面贴有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壳体顶部侧面设置有麦克风接口、音频输出接口、充电接口和装置开关,壳体侧面设置有USB接口、数据传输接口、数据更新接口和电源接口,键盘、扫描器、麦克风接口、USB接口、数据传输接口、数据更新接口、电源接口与微芯片输入端连接,显示屏、音频输出接口与微芯片输出端连接,语音翻译按钮、文本翻译按钮、音频播放开关、待机指示灯、工作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装置开关与微芯片有信号线连接,非晶硅太阳电池板、充电接口与电池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电池模块中所采用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电池模块采用非晶硅太阳电池板供电或采用充电接口连接电源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将所需要翻译的内容采用键盘录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三种方式进行,键盘录入的可以直接传递给微芯片调用词汇数据库进行翻译,而扫描输入的内容则通过文本识别器进行转换后再传递给微处理器做翻译处理,语音输入则需通过语音转换器转换后进行翻译,翻译出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显示屏上予以显示,另一种是通过音频输出接口输出,可以根据需要予以选择使用。此外,该翻译器将功能集成在如手机一样大的盒体内,外部设置有操作按钮,实现文本翻译、口语翻译,并采用太能电池供电,功能多样化,便于用户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模块工作框图。
图中标记说明:1-壳体;2-音频播放开关;3-USB接口;4-数据传输接口;5-数据更新接口;6-装置开关;7-麦克风接口;8-音频输出接口;9-充电接口;10-显示屏;11-键盘;12-语音翻译按钮;13-文本翻译按钮;14-扫描器;15-待机指示灯;16-工作指示灯;17-充电指示灯;18-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静芝,未经毕静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9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