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9598.6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南律;彭国锋;邱建民;霍柱东;林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2/55;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USB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公开常用的A型的USB3.0连接器由两个导电端子组和绝缘本体组成,导电端子组和绝缘本体的配合制作工艺有三种:
第一种是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分别放入塑胶模具中注塑成型成两个塑胶;然后分别折弯后组装在一起,再装入塑胶盖子。这种设计的缺点是:组装流程较复杂,尺寸不易管控。
第二种是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折弯后,分别插入主体塑胶中铆压,最后装入盖子。这种设计的缺点是:需要开发的模具较多,且组装流程复杂。
第三种是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焊接部均为SMT焊脚,一套模具冲出后再放入注塑模具中成型。这种设计的缺点是:仅仅针对锡脚为SMT型的产品,应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电连接器,针对锡脚为DIP型的产品,满足现有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USB电连接器,包括:遮蔽壳体,固定于遮蔽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均包括接触部、被固持部以及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均为DIP焊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上下重叠放置,形成两排DIP焊脚。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藉由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上下重叠后同时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焊接部同时耦接于一PCB电路板上,该PCB电路板具有与所述焊接部一一对应的两排DIP接点。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有4个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有5个导电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机构部件少,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品质易管控;
2)产品体积小,节省空间,适合往小型化发展;
3)导电端子组提供了两排DIP脚,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SB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SB电连接器的俯视分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SB电连接器的仰视分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端子组与绝缘本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USB电连接器配合耦接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端子组与电路板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所示的立体结构图以及图2和图3所示的分解视图,本实施例中,USB电连接器100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遮蔽壳体40,具有一容置空间。
绝缘本体30,设置于遮蔽壳体40的容置空间中,具有一舌板31,该舌板3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第一端子槽310和第二端子槽311,第一端子槽310及第二端子槽311用以将各导电端子间隔开,以防止相互接触而产生串扰。
第一导电端子组10,其结构如图4所示,由多个导电端子并列放置组成(如图4所示,包括4个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都具有一接触部11、一被固持部12及一焊接部13。接触部11在组装时置于第一端子槽310中;被固持部12向焊接部13延伸;焊接部13为DIP脚,呈一排水平排列,用于耦接于PCB电路板上的DIP接点。
第一导电端子组20,其结构如图5所示,由多个导电端子并列放置组成(如图5所示,包括5个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都具有一接触部21、一被固持部22及一焊接部23。接触部21在组装时置于第二端子槽311中;被固持部22向焊接部23延伸;焊接部23为DIP脚,呈一排水平排列,用于耦接于PCB电路板上的DIP接点。在制作过程中,第一导电端子组10与第一导电端子组20相互错置,形成两排DIP焊脚,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9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材
- 下一篇:一种悬浮式天线及带悬浮式天线的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