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8734.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杰;王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杰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H02K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机 电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缝纫机专用电机,尤其涉及到这种电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服装工业领域中,工业缝纫机是服装加工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由于有刷电机具有工作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廉而广泛被作为动力而使用低端的工业缝纫机上。这种电机通常在转子轴上都有一个风扇,使电机的工作时能得到有效冷却。因缝纫机电机的外端通常需要设置控制机构,故冷却风扇通常均安置于电机与缝纫机轴连接端。这样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可通过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实现对电机的冷却作用。然而,由于有刷电机中,转子的磁场是通过安装于转子一端的换向器输入电流后产生的,风扇只能安装于换向器的外端,电机工作时,因碳刷与换向器表面的摩擦,经常会有石墨粉末产生,这些石墨粉末很容易被风扇所产生的冷却气流带入电机的转子间隙内而导致电机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这种电机存在的设计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改变电机内冷却气流运动方向的新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的转子、与转子配合的定子、安装于电机转子上的换向器及刹车轮以及包裹于外侧的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轮的平面端的设有风扇叶片,刹车轮由外罩封闭于电机的尾端。
所述的电机外壳上与刹车轮相对的另一面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缝纫机电机内部的风扇与刹车轮组合成一体,同时将散热孔开设于近换向器端,实现了冷却气流从电动机换向器的远端通过电机内部再从换向器端散出的途径,这样,可有效地阻止了换向器上因摩擦而产生的石墨粉末进入电机内部的可能。同时,风扇叶轮与刹车轮组合成一体后,也增强了刹车轮上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的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刹车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刹车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缝纫机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的转子3、与转子3配合的定子6、安装于电机转子3上的换向器2及刹车轮1以及包裹于外侧的电机外壳4。其中,刹车轮1安装于远离换向器2一端的转子轴上,刹车轮1的平面上设有风扇叶片7,最后由一个外罩8将刹车轮1与电机端闭合。与刹车轮1相对的另一面的电机外壳4上设有散热孔5。
电机工作时,刹车轮1即与转子3一起旋转。刹车轮1上的风扇叶片7即可产生冷却气流。由于刹车轮1安装于外罩8内,外罩8的内部实际上就成为风室,刹车轮1上的风扇叶片7所产生冷却气流可在这个风室内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作用下,冷却气流只能通过转子3与定子6之间的间隙流动,最终通过与刹车轮1相对的另一面的散热孔5排出,故对电机产生了良好的冷却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换向器2上产生的石墨粉末不会进入转子3与定子6的间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杰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市杰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8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行用户专用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汽车应急启动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