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组合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6095.3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池;姚海明;黄文龙;梁艳文;丁国喜;谢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14 | 分类号: | E02F5/14;E02D17/13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搅拌 地下 连续 施工 组合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采用铣刀铣槽。常用的铣刀组合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地质条件的使用要求。尤其是对于粘性土和砂土,常用的铣刀组合无法达到最大工效,导致施工效率低,工时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功效高的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组合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组合刀具,包括刀具箱,所述刀具箱安装有环绕刀具箱往复运动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上安装有四个以上不同尺寸的铣刀;所述的四个以上的不同尺寸的铣刀的排列方式为,在刀具箱的左侧或右侧,最大尺寸的铣刀设置在刀具箱上端,自上而下按照尺寸依次减小顺序设置铣刀,至最小尺寸的铣刀后,再按照尺寸依次增大的顺序设置铣刀,直至将最大尺寸的铣刀设置在刀具箱下端。
优选地是,所述铣刀尺寸为四种以上。
优选地是,所述铣刀尺寸为八种以上。
优选地是,所述铣刀在所述刀具箱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的相邻两个铣刀的距离为40-80厘米。
优选地是,所述的铣刀包括刀板和刀牙,所述的刀牙均匀分布于刀板上且突出于刀板。
优选地是,所述每个铣刀设置的刀牙的数目为2-6个。
优选地是,刀具箱左侧或右侧的四个以上的铣刀的中心线,位于上下方向的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组合刀具,根据粘性土和砂土的特点,采用特殊的铣刀组合方式,可将铣槽工效由普通刀具的3m/min提高至3.9m/min,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按照图1所示的方向A观察的铣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混合搅拌壁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组合刀具,包括刀具箱1,所述刀具箱1安装有环绕刀具箱1往复运动的链条7。链条7上安装有铣刀,刀具箱1左右两侧的铣刀对称设置。以刀具箱1右侧铣刀为例说明,按照图1中的自上而下方向,依次设置5个铣刀,即第一铣刀2、第二铣刀3、第三铣刀4、第四铣刀5和第五铣刀6。第一铣刀2、第二铣刀3、第三铣刀4、第四铣刀5和第五铣刀6尺寸依次减小。自第五铣刀6开始,依次设置第四铣刀5、第三铣刀4、第二铣刀3和第一铣刀2。第一铣刀2设置有第一刀牙21。第二铣刀3设置有第二刀牙31。第三铣刀4设置有第三刀牙41。第四铣刀5设置有第四刀牙51。第五铣刀6设置有第五刀牙61。每两个相邻的铣刀的距离为40-80厘米。第一铣刀2、第二铣刀3、第三铣刀4、第四铣刀5和第五铣刀6的中心线位于上下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每个铣刀包括刀板和四个刀牙。以第一铣刀2为例说明,第一铣刀2包括刀板22和四个第一刀牙21。四个刀牙21均匀分布于刀板22上且突出于刀板2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尺寸不同,是指如图2所示的铣刀左右方向宽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6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桩基模块
- 下一篇:水泥搅拌桩改型搅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