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5783.8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轻薄短小、组装简便且制造成本低廉的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型态由桌面计算机发展成体积较小、携带方便的笔记本电脑,并普遍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当用户在进行数据讯号传输或是与其它接口设备相连接时,即需要所谓的接口设备,而一般市面上的接口设备最为普遍且广为大众所使用的仍以通用串行总线(USB)作为主流。
再者,随着笔记本电脑、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设计皆趋向于轻、薄、短、小,而为了使电子装置体积缩小,电子装置内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则需小而精密,整体结构强度也需随之加强,且因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也由早期规格型式(USB2.0)升级为更高阶规格型式(USB3.0),并提升其实用的功能与应用范围,但因电连接器必须符合USB的尺寸规范,其宽度及长度皆为固定而无法作缩减,以避免因舌板尺寸缩减而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若是舌板尺寸缩减,则将导致端子组容易退出于舌板或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另外,电连接器具有标准规格并具有一定的体积,且因现今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超轻薄笔记本电脑(Ultra book)等电子装置对于厚度设计的锱铢必较,使电子装置内部除了电路板以外,若是将电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便会占用更多的体积与空间,使电子装置将无法变得更为轻薄。
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电连接器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轻薄短小、组装简便且制造成本低廉的电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座体和定位机构,所述座体设有一侧延伸舌板的基座,且在舌板内设有端子组,所述端子组一侧设有接触部,而相对接触部的另一侧延伸穿出基座外部形成焊接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于座体上的外壳体,外壳体的轴部上枢接有旋动体,且外壳体内部形成有插接空间,而外壳体后方处反向弯折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再朝插接空间内延伸有罩覆定位于舌板外部的遮蔽板,并在外壳体与旋动体之间形成有可供外部电连接器插入且与端子组上的接触部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舌板可为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而成,并在舌板上设有可供端子组上的接触部穿出或露出于舌板底面的端子槽,且端子组符合USB2.0或USB3.0规格。
进一步地,所述舌板后方设有挡板,并于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嵌槽,且位于嵌槽中央及两侧上方设有卡持槽,所述外壳体的连接部嵌入于挡板上对应的嵌槽内,并在连接部上设有扣持于卡持槽内的扣板。
进一步地,所述舌板位于挡板两侧处设有穿槽,所述遮蔽板表面两侧设有悬空状的弹臂,且遮蔽板上位于连接部后方两侧向后弯折延伸设有穿出于穿槽的焊接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基部,基部两侧设有侧板,且两侧板上相邻于连接部前方处的轴部上枢接有旋动体,旋动体两侧设有边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有带轴孔的轴部,所述边板上设有枢接于轴孔内且使旋动体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的凸柱。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位于轴部前方处为设有带限位槽的导轨部,对应的,所述边板上设有与导轨部滑配合的滑移部,所述滑移部上设有旋动抵持于限位槽内壁面的抵止片。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位于导轨部前方处设有卡孔,并在侧板下方处设有向外弯折的定位脚部,所述边板上位于滑移部前方处设有旋动扣持于卡孔内的定位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旋动体外部罩覆定位有保护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体表面上形成有抵持于基部底面处的靠合面,并于保护壳体两侧处设有扣持部,对应的,所述边板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上设有扣接片,且两扣持部上设有可供扣接片扣持于扣持部内的定位槽。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设所计的电连接器结构,可使外壳体与旋动体之间所形成的插接口空间变小,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外壳体与遮蔽板一体成型而精简组装工序,可有效降低整体高度及减少占用的空间,并简化电路板的电路布局及节省组装工时与成本;而且该电连接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组装简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5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直流配电柜的底板结构
- 下一篇:阻尼器及与其配套的功能件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