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式前列腺扩开导管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5580.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跃平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前列腺 开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充气式前列腺扩开导管和装置。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已成为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病。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前列腺是身体上唯一伴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生长的器官,目前对该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升高是必然趋势。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药物治疗可让前列腺增生的发展减慢,甚至有些药物可以使部分患者的前列腺增生逆转。但是药物治疗的价格是昂贵的,而且有些药物治疗效果有效的患者到最后也避免不了手术治疗。不论是哪种方式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治疗,均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并且需要较长时间培训、技术熟练的专科医生完成。这些条件使得基层医院很难开展,并且也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浪费,增加了患者就医成本。
传统的前列腺摘除术或者电切术效果是确定的,但手术对患者打击较大,且老年人对手术的身体承受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都相对较差,故许多老年患者不能或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而随后出现的前列腺扩开术则完美的解决了上述几种技术问题。前列腺扩开术主要是采用水囊进行钝性的扩张,对器官的损伤比较小恢复快并可保留原器官。同时可保留前列腺的生殖功能,性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排尿功能。
为提高扩张效果,人们不断的对前列腺扩张装置进行改进。例如申请号为CN201010578449.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合柱状水囊前列腺扩裂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管主体内设有导尿腔、内囊腔、外囊腔、冲洗腔,导尿腔和冲洗腔的前端开口的后部设有复合柱状高压水囊,复合柱状高压水囊包括内囊和外囊,内囊位于外囊内的后段,内囊腔和外囊腔的前端分别开口于内囊和外囊中,内囊较外囊短,且位于其后端,治疗中先扩张内囊,使该部尿道及前列腺裂开,而膀胱颈部保持原状,便于控制导管内滑。外囊扩张后的形状呈柱状。以保证扩张效果形成基本与裂开直径相同的膀胱颈部尿道间隙。上述合柱状水囊前列腺扩裂导管扩张效果较好,但是与传统的前列腺扩裂装置一样,也是采用加注高压生理盐水进行内外囊扩张,扩张过程中需要手动进行,扩张效率低,真确定低,且需要浪费大量的生理盐水,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前列腺扩开导管,该导管采用三个囊独立结构,定位更加准确,实用性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气式前列腺扩开装置,利用该装置,可自动对扩张囊进行扩张,无须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了前列腺扩张手术的效率,降低了手术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扩张效果更好。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气式前列腺扩开导管,包括带有扩张囊的导管本体,导管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扩张囊导通的充气管,所述扩张囊为并排设置在导管本体上的三个气囊,所述三个气囊分别是依次设置的前气囊、中气囊和后气囊,所述前气囊靠近所述导管本体的端部设置;所述充气管为两个,其中一个充气管与中气囊连通,另外一个充气管分别与前气囊和后气囊连通。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充气式前列腺扩开装置,包括:带有扩张囊的导管本体,导管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扩张囊导通的充气管,还包括:
与充气管连通的气源;
设于充气管上的电磁阀;
用于检测充气管内压力的压力检测仪,同时将检测得到的压力信号输出;
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压力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闭。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前列腺扩开装置时,无须人工充气,只需将充气管与气源相连,然后开启气源和控制器,起始状态下,电磁阀处于开放状态,当扩张囊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后,控制器关闭电磁阀,充气完成,停止充气。利用电磁阀,大大提高了控制的灵敏度,避免了因人工充气带来的压力波动问题。压力检测仪可采用多种市购产品。
下面对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述:
扩张囊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认,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传统的内外套嵌式的内外扩张囊,也可采用单独设置的多个扩张囊。扩张囊采用三个气囊,可实现对导管本体的准确定位,提高了扩张的质量;同时保证扩张过程的稳定性,降低了对患者前列腺部位的损伤。其中,中气囊用于撑开前列腺包膜部分,同时将导管固定在前列腺包膜内,防止导管本体滑动;前气囊用于撑开中气囊与膀胱之间前列腺包膜部位,后气囊撑开远离膀胱部分的前列腺包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跃平,未经刘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5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