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用无菌采集、运送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894.1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聂滨;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6440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无菌 采集 运送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用容器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用无菌采集、运送容器。
背景技术
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标本采集时不污染患者、密闭运送不污染运送人员和检测时不污染检验人员;为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也要求某些标本无菌采集、运送和检测。
现在已有厂家生产的标本采集、运送容器,有的无盖,不能满足两个文件要求;有的有盖但患者采集标本时以及检验人员检查操作时都极不方便,且易造成污染工作人员和污染标本的现象。
现有的该类检验用容器有密闭运送的,但未设计手柄,采集时易出现采集人员污染,且在检测时须开盖取标本和因设计成圆形不方便把标本倒入检测管中,易出现溅出污染检验人员;有不开盖的,其设计采样孔用薄膜密封,取样物为滴管或勺子,由于采样孔小且用滴管,在尿分析检测中须多次采样才能达到检测样本量,采样时需穿过密封薄膜,易造成标本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检验用无菌采集、运送容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用无菌采集、运送容器包括:
杯身,所述杯身呈一端开口的中空状;
杯盖,设置于所述杯身的开口上,所述杯盖与所述杯身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杯身和所述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杯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开窗,且所述开窗上设置有窗叶,所述窗叶与所述杯盖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身开口呈椭圆状,且所述杯身开口的边缘上设置有一三角形开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身开口的边缘加厚,所述杯盖内侧壁上设置有内扣条,所述杯盖和所述杯身通过所述内扣条和所述杯身开口的边缘紧密结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身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杯身手柄,所述杯身手柄用于方便患者手持而不易被污染以及检验人员手持便于操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身呈透明状,所述杯身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标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杯盖上设置有杯盖手柄,所述杯盖手柄用于分离所述杯身和所述杯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窗的一端位于所述三角形开口的上方且其形状与所述三角形开口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窗叶与所述开窗的左右两侧的边缘活动连接,且所述窗叶的边缘沿所述开窗的边缘进行推拉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叶上设置有控制条,所述控制条用于控制所述窗叶推拉的最大距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叶上与所述杯身设置三角形开口相对应的三角边缘比所述三角形开口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叶上端面上设置有摩擦推动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叶上设置有推拉方向指示标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实用新型在杯盖上进行开窗,同时在开窗上设置可推拉的窗叶,可使检验人员手持手柄,将被检验标本倒入检测管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滴管取样时需多次采样带来的不方便;也可直接从开窗处直接取标本用于涂片或培养,而不会造成标本污染和操作人员污染。
2)本实用新型在杯身上设置有手柄,杯身开口设计为椭圆形,且在其边缘上设置三角形开口,便于检验人员将检验标本从杯身1中倒入检验管内,而不易出现被检验标本溅出污染检验人员的现象。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叙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杯身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杯身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杯盖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窗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窗叶与开窗连接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窗叶与开窗连接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窗叶与开窗连接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杯身
11-杯身手柄
12-三角形开口
13-杯身开口
14-刻度标记
2-杯盖
21-内扣条
22-开窗
23-卡槽
24-杯盖手柄
3-窗叶
31-摩擦推动齿
32-控制条
33-三角边缘
34-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