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变频器湿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498.9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团结;荣相;杨生元;宋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22/02 | 分类号: | G05D22/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器 湿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变频器的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变频器的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变频调速技术作为我国节能的一项重点推广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矿用变频器适应煤矿节能和安全生产要求,在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提升机、风机、水泵和刮板输送机等负载场合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矿井下诸如空气湿度大、容易结露等恶劣环境对变频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变频器内部的大功率电子元件,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变是在结露的情况下,其内部绝缘性能大大降低,容易产生高压电弧,从而导致变频器损坏,特变是在夏季,煤矿井下的湿度可达90%以上,矿用变频器因结露损坏的数量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矿用变频器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防止矿用变频器因内部结露造成工作不正常或损坏,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克服矿用变频器因潮湿、结露造成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的矿用变频器湿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矿用变频器湿度控制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变频器内的温度和湿度信息;
结露传感器,用于检测变频器内是否结露;
加热装置,用于当变频器内湿度超过设定的限值或结露时快速去湿;
控制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温湿度传感器和结露传感器传输的检测信号并对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实施控制;
上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和结露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电连接;控制器与加热装置控制信号电连接;使用时,控制器还与变频器的PLC控制信号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控制器包括:
单片机处理模块,用于信息处理和实施控制;
温湿度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湿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处理模块;
结露信号输入接口,用于结露传感器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的信号电连接;
加热装置控制模块,用于接受单片机处理模块的控制指令进而对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实施控制;
红外接收模块和遥控器,用于对单片机模块进行参数设置;
显示屏,用于将单片机处理模块传输的温湿度信息和结露报警信息进行显示;
保护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当变频器内部结露时,输出报警信号并同时输出闭锁控制信号至变频器内的PLC;
电源模块,用于提供控制器的工作电源。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变频器内前部的上腔处;结露传感器设有1至3套;结露传感器安装在靠近变频器功率元件处的内壁上;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加热的电热丝和防止变频器内过热的过热保护单元。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控制器的单片机处理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及其附属电路;单片机处理单元的微处理器为C8051F410型号的微处理器。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电源模块输出+5V电源和+24V电源;上述的结露传感器包括探头R8、迟滞比较器U2、三极管Q1、二极管D2、继电器开关K1、电阻R1、电阻R2、电阻R5和电阻R9;迟滞比较器U2为型号LM311的比较器,结露传感器的探头R8为型号HDP-07的电阻式结露传感器;
探头R8的一端、迟滞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以及电阻R2的一端共线;迟滞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阻R9的一端共线;迟滞比较器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正极以及继电器开关K1的绕组的一个接线端共线;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迟滞比较器U2的电源端正级、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继电器开关K1的绕组的另一个接线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接电源模块输出的+5V电源;探头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迟滞比较器U2的电源端负极、迟滞比较器U2的接地端以及三极管Q1的射极共同接地。
进一步的方案还有:上述的控制器的保护信号输出模块包括施密特触发器N1A、光耦N2、发光二极管LED1、三极管Q2、二级管Q1和继电器开关K2;施密特触发器N1A的型号为74HC14,光耦N2的型号为TLP521;施密特触发器N1A具有1号和2号接线脚,光耦N2具有1号至4号接线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