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管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0918.1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独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孤勇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管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状换热器,特别是一种盘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其具体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换热器运用于工业制冰、造雪机组及商业制冰等方面,其器型大致为圆柱形,用于制冷液流通的媒介管道沿圆柱面轴向分布,且圆柱形上错开设置有制冷液进口和出口。
现有技术针对此类换热器的制造结构为,采用铜、铁等金属或其合金制成内壁圆筒,然后弯曲筋板在内壁圆筒上螺旋焊接缠绕出连通流道,最后通过多条筋板将连通流道的顶面敞口焊接封盖,形成整体的外壁圆筒。但是,这样的工艺复杂,造成制造单体设备的时间长,严重降低生产效率;并且制作过程中需大量的焊接,焊接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气气孔,需反复进行修补,进而影响成品的合格率与品质;再者使用铜、铁或其合金材料制造,其存在费用高、质量重、换热效率低及能耗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盘管技术而避免焊接工序,进而消除焊接漏孔,完善换热流道品质的盘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盘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管式管路流道,所述管路流道的整体近似于圆筒状体,其上、下管口上分别连接进口端管、出口端管,在圆筒状体的外壁表面、内壁表面及顶端面、底端面上设置有铸铝层,所述管路流道的每相邻盘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有铸铝层。
本盘管式换热器中的冷媒流道通过管路直接沿螺旋盘制而成,由此消除冷媒流道周壁因加工工艺而存在焊接漏孔,进一步通过将形成的整个圆筒状体进行表面铸铝,由此形成密封连通的物料流道,并使换热器形成整体光滑壁面,符合应用要求。
本盘管式换热器中制冷剂由进口端管、出口端管流经管路流道,同时换热物料由管路流道盘设的圆筒状体中部流通,由此在管路流道与圆筒中腔的接触壁处形成热量交换界面,在管路流道内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对流经圆筒中腔的换热物料进行吸热制冷。
在上述的盘管式换热器中,所述管路流道是由圆管或者方管制成的。
在上述的盘管式换热器中,所述圆管或方管为铝管、铝合金管或者不锈钢管。
在上述的盘管式换热器中,所述管路流道的每相邻盘管之间的间隙为L,且1≤L≤50mm。因盘管制成整个圆筒体的直径大小不同,进而其相邻盘管之间的间隙宽度也随之不同,且成正比关系。由此可使铸铝进入并充实相邻盘管之间的间隙,铸铝与盘管周壁融合形成包围式实体结构,从而利于导热效率,增强一体坚固程度,消除热胀冷缩影响,优化作用效果。
在上述的盘管式换热器中,所述铸铝层的厚度为M,且1≤M≤200mm。因盘管制成整个圆筒体的直径大小不同,进而其铸铝层的厚度也随之不同,且成正比关系。但盘制成的圆筒体直径不易过大,通常在50厘米至2米之间,若超过此数值,则因直径过大而造成热传导效率大幅下降,且耗能大幅增加的弊端。
在上述的盘管式换热器中,所述进口端管与出口端管为铝管、铝合金管或者不锈钢管。
在上述的盘管式换热器中,所述进口端管、出口端管垂直于圆筒状体外壁。
在上述的盘管式换热器中,所述圆筒状体的两端均设若干吊耳。该吊耳通过焊接固设于圆筒体上,且呈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盘管式换热器使用管体盘绕式替换焊接拼合式完成冷媒流道,进而避免使用焊接易造成漏孔,导致废品或增加后续修补,优化了制造步骤,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同时采用管路流道的包围式铸铝,增强换热效果,节省能耗,还增强坚固度;再者减轻设备重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换热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盘管式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盘管式换热器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路流道;2、铸铝层;3、进口端管;4、出口端管;5、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孤勇,未经独孤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0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椰子采摘机
- 下一篇:一种塑料眼镜硅胶鼻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