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皮带轮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0439.X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梅国君;陶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皮带轮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维修工具,具体为一种电机皮带轮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安装皮带轮时,一般使用大锤锤击安装,存在较多缺陷:一是锤击时皮带轮受到一个冲击力,力的大小不恒定,作用点不恒定,方向不恒定,很难保证皮带轮平稳进入要求位置,这对于要求配合具有方向性和紧密性的键连接来说是不合理的;二是锤击时,如果力的作用点在皮带轮轮缘,则皮带轮受力一侧容易出现断裂;三是皮带轮与电机连接后,锤击会使电机内部产生较大的震动,对电机的轴承、线圈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绝缘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四是锤击操作有一定危险性;五是耗时费力,影响了正常生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损坏皮带轮,劳动强度较低的电机皮带轮安装工具。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电机皮带轮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顶杆、后顶杆、卧式千斤顶和两根连接杆,两根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所述前顶杆和后顶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通孔,前顶杆和后顶杆同侧的通孔同轴心;后顶杆水平设置于电机的风扇端中心位置,前顶杆水平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端,前顶杆与后顶杆对称设置,前顶杆和后顶杆两端的同轴心通孔分别穿置一根连接杆,前顶杆和后顶杆的外端的连接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卧式千斤顶卡置于前顶杆与电机皮带轮之间。
进一步地,卧式千斤顶的尾端顶压在电机皮带轮上,卧式千斤顶的工作端顶压在前顶杆上,卧式千斤顶和电机皮带轮同轴心。
进一步地,前顶杆朝向电机皮带轮一侧端面设置有卡槽,卧式千斤顶的工作端顶压在前顶杆的卡槽内。
使用时,先将电机风扇罩卸下来,将后顶杆水平设置于电机风扇轴的外端,前顶杆水平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端,前顶杆与后顶杆对称设置,前顶杆和后顶杆两端的同轴心通孔分别穿置一根连接杆将前顶杆和后顶杆连接,保证前顶杆的卡槽、卧式千斤顶和电机皮带轮同轴心;最后利用千斤顶的作用力平稳的将皮带轮推入电机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因更换皮带轮的停机时间;
2、有效的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对皮带轮的损坏;
3、简化了施工程序,减轻了劳动强度;
4、制作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型号电机皮带轮的更换;
5、避免了安装皮带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顶杆1、后顶杆2、卧式千斤顶3和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前顶杆1和后顶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通孔6,前顶杆1和后顶杆2同侧的通孔6同轴心,前顶杆5的一侧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卡槽7。
后顶杆2水平放置于电机8的风扇端中心位置,前顶杆1水平设置在电机8的输出轴端,前顶杆1与后顶杆2对称设置,前顶杆1和后顶杆2两端的同轴心通孔6内分别穿置一根连接杆4,前顶杆1和后顶杆2的外端的连接杆4和5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9。
卧式千斤顶3置于前顶杆1与电机8的皮带轮10之间,卧式千斤顶3的尾端顶压在电机8的皮带轮10的远离电机一侧端面上,卧式千斤顶3的工作端置于前顶杆1的卡槽7内,前顶杆1的卡槽7、卧式千斤顶3和电机8的皮带轮10同轴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04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篦机小轴抽出装置
- 下一篇:功能模块散热器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