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9909.0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大龙;王莹;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生物培养液的灭菌过程中,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对微生物死亡和营养成分的破坏均有作用。由于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和菌体死亡都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其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皆可用阿累尼乌斯方程式表示;由此公式导出,当灭菌温度上升时,微生物杀死速率的提高要超过培养基成分的破坏速率的增加。所以采用高温快速灭菌方法,即可达到杀死培养基中的全部有生命的有机体,又可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
因此灭菌的过程中要掌握合理的温度范围,同时保持高温的时间要严格控制,高温灭菌后要快速降温,如果降温速度过慢,会使得培养液中大量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目前的降温过程普遍采用真空冷却系统,现有的真空冷却系统一般包括真空泵和捕水器,要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势必对真空泵要求很高,要求真空度比较大,造成真空泵能耗大,整套设备体积庞大,投资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冷却器,采用真空冷却与对流冷却结合,同时不需要配备捕水器,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能耗。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真空冷却器,包括真空室,所述的真空室连接真空泵,所述的真空室分别连接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的真空室的顶面为尖锥状,所述的真空室的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45°,所述的真空室的顶面里面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连接冷却水供给装置。
所述的真空冷却器,所述的真空室连接真空表。
所述的真空冷却器,所述的出料管处安装温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真空泵,随着真空室内真空度不断提高,培养液的沸点温度不断降低,培养液就变得容易汽化,汽化时只能从培养液自身吸收热量,培养液便可得到快速的冷却。同时蒸汽上升到的真空室顶面,由于真空室顶面的空腔里面有冷却水循环,遇冷的蒸汽液化后随着顶面倾斜的斜坡流下,顶面在冷却的同时进一步起到导流的效果,通过多次试验设计,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45°时起到的导流效果最佳,避免过多液体在顶面集聚从而影响 顶面的导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真空冷却与对流冷却结合,同时不需要配备捕水器,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能耗,结构设计巧妙。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了真空表和温度传感器,便于进一步精准掌握温度,控制真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室,2、真空泵,3、空腔,4、冷却水供给装置,5、真空表,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冷却器,包括真空室1,所述的真空室连接真空泵2,所述的真空室分别连接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的真空室的顶面为尖锥状,所述的真空室的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45°,所述的真空室的顶面里面具有空腔3,所述的空腔连接冷却水供给装置4。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真空冷却器,所述的真空室连接真空表5。
实施例3:
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所述的真空冷却器,所述的出料管处安装温度传感器6。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9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