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9254.7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冬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圣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消音 抗凝 潮化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特别涉及具备多次多级湿化的潮化瓶。
背景技术
吸氧是医院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人工制备的医用氧气极其干燥,如果直接吸入医用氧气,会导致患者呼吸道干燥不适,因此,氧气湿化成为患者吸氧过程中的必须环节。以前医院普遍采用的是复式氧气湿化瓶,该产品已沿用多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容易污染,安全性比较差;氧气与湿化液不能充分接触,湿化效果差;噪音大,不利于患者休息;重复消毒使用,既增加医院工作负担,又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现在市场上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瓶杜绝了交叉感染;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认可,并且使用量成逐年增加的趋势。
另外,传统潮化瓶单一进气管管型多为直筒状,进入的氧气由于压力不足,产生会连续产生较大的气泡,因此噪音大,传统氧气湿化瓶内部由于氧气湿化过程会产生热量,与瓶外形成温度差,因此瓶体外壁很容易产生冷凝水,而湿化瓶有多挂在病床前部,枕头上方,这些冷凝水很容易变成水珠滴到病人头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湿化瓶凝水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密封封盖在瓶体上部,瓶盖上设有双头氧气进气管、氧气出气管和加液口,其中加液口上设有加液口盖;所述瓶体内设有一内瓶体,瓶体与内瓶体仅上沿连接,其余部位分离,并于二者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隔离腔,该隔离腔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双头氧气进气管末端连接一消音管,该消音管末端封闭,并于封闭面上设有若干氧气泡切割孔,所述瓶盖上连接有一筒状的隔板,该隔板下端位置低于消音管末端。
如此设计,双头氧气进气管同时进氧气,在下端回合,使得氧气压力增大,从消音管排出的气泡体积变小,从而降低了噪声。在内屏体中完成氧气湿化,产生的热量在透过隔离腔时被惰性气体:如氮气,吸收,由于惰性气体导热满,再加上温差较小,这部分热量就会消化在两层瓶体壁之间,避免了外部空气中水蒸气的冷凝。
作为优化,所述氧气出气管竖直设置在瓶盖上,其端部设有一拐角接头。
作为优化,所述瓶盖中央外凸呈椎台形。
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医院及有吸氧需要的家庭配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双头消音抗凝潮化瓶的剖切截面示意图。
图中:1-瓶体、2-瓶盖、3-双头氧气进气管、4-氧气出气管、5-加液口、6-加液口盖、7-内瓶体、8-隔离腔、9-消音管、10-氧气泡切割孔、11-隔板、12-拐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密封封盖在瓶体1上部,瓶盖2上设有双头氧气进气管3、氧气出气管4和加液口5,其中加液口5上设有加液口盖6;所述瓶体1内设有一内瓶体7,瓶体1与内瓶体7仅上沿连接,其余部位分离,并于二者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隔离腔8,该隔离腔8内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双头氧气进气管3末端连接一消音管9,该消音管9末端封闭,并于封闭面上设有若干氧气泡切割孔10,所述瓶盖2上连接有一筒状的隔板11,该隔板11下端位置低于消音管9末端。
所述氧气出气管4竖直设置在瓶盖2上,其端部设有一拐角接头12。所述瓶盖2中央外凸呈椎台形。
上述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描述的而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圣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圣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9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叠型热电转换模块
- 下一篇:透明电极基板、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