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8436.2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倩;宋翔;王本超;李志平;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三元 催化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得发动机排气侧结构布置更加复杂。通常情况下,为保证排气系统性能及可靠性要求,对三元催化器总成安装工艺进行了让步牺牲,造成了废气涡轮增压器发动机普遍存在催化器总成安装空间狭小、总装效率低、维修工艺性差、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总成如图8所示,包括三元催化器本体1和加强支架14,其中加强支架为整体结构,加强支架一侧焊接在催化器上,另一侧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缸体上。装配时,由于加强支架的螺栓紧固方向与缸体侧支架安装面垂直,加强支架在拆装时,折装工具会与催化器本体及其它一些零部件发生干涉,造成三元催化器总装及拆卸困难。另一方面,为满足装配时必须的工具空间,现有加强支架上的两螺栓安装孔之间的间距较大,得通过增加加强支架本身的结构强度来保证加强支架的可靠性,导致加强支架本身的结构强度较高,这样易于出现过约束而导致排气系统其他零部件失效的情况。例如,由于加强支架的刚度高于三元催化器壳体,三元催化器壳体为不锈钢薄壁焊接件,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加强支架的过约束导致三元催化器壳体产生形变。再例如,当三元催化器总成中废气流过时,三元催化器总成受热膨胀,由于加强支架的刚度高,不能通过加强支架形变来缓冲该部分能量,故加强支架的过约束可能导致排气系统密封面变形漏气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总成,其既能避免加强支架在拆装过程中折装工具与催化器本体及其他一些零部件产生干涉,又能避免加强支架因强度高而出现过约束导致排气系统其它零部件失效。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器本体和加强支架,三元催化器本体包括三元催化器中部壳体,加强支架由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组成,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均为由两个折面构成的呈L型的冲压件,第二加强支架的一折面焊接在三元催化器中部壳体上,其另一折面与第一加强支架的一折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支架的另一折面开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缸体上的第一螺栓孔。
进一步,在第二加强支架与第一加强支架固定连接的一折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焊螺母,其另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在第一弯折部上开设有第四螺栓孔;在第一加强支架与第二加强支架固定连接的一折面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凸焊螺母位置相对应的第三螺栓孔,其另一端设有第二弯折部,在第二弯折部上设置有与第四螺栓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凸焊螺母,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的弯折程度一致;螺栓通过第三螺栓孔与第一凸焊螺母旋接,通过第四螺栓孔与第二凸焊螺母旋接,使第二加强支架与第一加强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设有弯折部给安装时留出足够的套筒空间,便于拆装。
进一步,第一加强支架的两折面的夹角为锐角。在安装后,三元催化器中部壳体对应的轴线与发动机活塞运动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减小了在活塞运动方向上的振动,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安装时,先将第一加强支架紧固在缸体上,第二加强支架焊接在焊接在三元催化器本体上,再通过螺栓使第一加强支架与第二加强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总成,加强支架采用可拆分式结构,由于第一加强支架先与缸体进行固定连接,而第一加强支架与第二加强支架螺栓连接时,螺栓紧固方向不与缸体侧第一加强支架安装面垂直,改变了三元催化器总成安装时螺栓的紧固方向,从而获得了安装螺栓的空间,避免了折装工具与三元催化器本体及周边零部件产生干涉,有效解决了三元催化器总装及拆卸困难的问题。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支架的尺寸相对于现有加强支架的尺寸要小,支架上与缸体侧面安装的两螺栓孔的距离较小,在满足加强支架的可靠性的前提下,该加强支架的刚强度可比现有加强支架的刚强度更低,避免了加强支架的过约束导致三元催化器壳体产生形变。由于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均为呈L型的冲压件,在弯折方向上模态较低,三元催化器总成受热膨胀时,加强支架的弯折处容易产生形变吸收一部分能量,避免了加强支架过约束而导致的排气系统密封面变形漏气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强支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加强支架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现有三元催化器总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8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